散文写作的几点看法

作者:太行风    授权级别:B    精华文章    2014-02-22   阅读:

    散文写作的几点看法

  一、关于切入点

  (一)切入点

  切入点是开头,但又区别于通常意义的开头;开头是切入点,但又替代不了讲究了方法的切入点。开头与切入点的区别在哪里呢?我认为,切入点就是从哪里进入叙事的一种技巧。

  切入点很重要,文章老手和评论家们一看你标题,一看你开头,就知道你几斤几两了,中间大致一眊,再看看你的结尾,就给你的文章判了生死,不好的肯定不去浪费精力仔细看了,好的才会返回来细读细品。

  按传统的手法,开头是按部就班地来,先安一个茶壶那样的“把儿”,将文章提起来,然后按一件事的先后顺序,按部就班、完完整整讲述出来。这样的开头,没有讲究切入点,入境、入情慢,僵化,老气,缺乏阅读的意趣,很容易被读者反感。比如:

  “记忆中的东西,有些会随着时间推移,变得淡化模糊。而有些东西,年代越远,反而在脑子中的印象更深刻。比如说我的老师,他们曾在我的人生中留下的一幕幕,让我挥之不去,久久地印在脑海中。”(《我的老师》)

  “其实,很早就想动笔写写长沙,只是这个念头总被想来量去,其中还是一个懒字作祟。有时写个开头竟又搁笔,说来汗额(汗颜)极点,惭愧。长沙我很少去,自从大学毕业后就再也没去过,学生时代的懵懂美好至今在脑海竟荡然无存,要不是去年去长沙省作协呆的那两个月,唤醒一些鸡零狗碎的怀念,恐怕也就不会有这个小文的续写了。”

  “那晚,文友孙亚军来看我,顺便带了两个刚蒸熟的红薯。看见温热的红薯,我心里忽然感觉温暖了许多。我拿起一个红薯啃了起来,但吃了两口就不想再吃了。这红薯质地太硬且没有沙甜的口感,我在嘴里嚼了半天硬是咽不下去。于是,我就放下红薯,喝了一口水,然后和他闲聊起来。我们聊了很多,不知不觉就聊到了凌晨一点半。他走后,那两个红薯还在我桌子上放着,已经很凉了。我肚子有些饿了,再次拿起那个啃过的红薯又啃了一口,依然是那样得难以下咽,索性就扔在了一边。躺在床上,我忽然想起了老家的红薯,一些儿时的记忆也瞬间如潮水一样漫上了心头。”(《依稀红薯情》)

  这几篇的开头,像没有景观可看的出游,啰嗦沉闷,像在考验读者的耐性。即使非安个提手不可,“依稀红薯情”那篇可压成:“那晚,文友孙亚军来看我,顺便带了两个刚蒸熟的红薯。看着温热的红薯,儿时的记忆瞬间如潮水一样漫上了心头。”足以。

  讲究切入点的散文就不是这样开头了,可能是从半当腰切入,也可能从结尾的部位切入,节省文字与阅读时间,入境、入情快,起头就能抓住人,比起那种按部就班的开头,高明了好多。比如:

  “我是自己爬上去的。我身子底下一块砧板,大约两米长一米宽。一阵嚎叫隐约我耳畔。小时候看父亲杀猪,它自知大限已到,叫得自然惨烈……猪不会自己爬上砧板,我比猪勇敢……(老帽《我只是部分活着》。)

  “向右一拐,车离开柏油路,上了沙石路。”(司药《沙漠钓鱼》。)

  “爹中风了。爹只剩下半个爹了。现在再看爹,爹怎么也不像个爹了,过去爹像一只豹子……”(庞余亮《半个父亲在疼》。)

  “我问朋友:乳鸽,什么意思?就是吃奶的鸽子吗?

  他睁着眼睛,很认真的说:对。“(《乳鸽》。)”

  生活永远是按顺序的逻辑进行,永远是先因后果,可写散文就不是这样了,为了夺人眼球抓住人,往往会反生活逻辑设计开头。

  就像以上举例的几个开头就是这样,都没有安“提手”,直接进入叙事部分,而且,都不是从事件的最开始切入的,而是从事件的半当腰或结尾切入,比起传统的开头方法,一下就能抓住读者,但是更考量作者的结构技法。这种开头法一般要使用“翻转”的手法,半路或结尾切入,再返回来,将事件的全貌接连起来,使读者知道来龙去脉,而且能做到衔接自然、圆润、无缝隙地,不显得隔离、断裂。

  因此,我提倡不要安“提手”,不要“热车”,不要让读者在你铺设的漫长坎坷的道路上颠簸。比如有的人写游记,光产生去哪里游玩的念头写了一大段,准备出发又是一大段,到景区的路上车里的人扯东道西的话、眼里看到的乱七八糟都写入文,正经到地方了却写不出高品质东西来,或者移步换景,将走过的看过的全部记录在案,将游记写成了旅游广告词、导游词,或者走马观花,写了些景色的东西和肤浅的感慨,草草收兵。开始的东西,都是“热车”和“路上颠簸”,你让读者受罪,与快节奏的时代格格不入。如果你这样开头:“站在漫天黄沙的背景上,远远观望着一队逶迤前行的驼队,几棵扭曲干枯的胡杨树,我知道我已经置身在了xxx大沙漠中了。”然后把注意力放在依托景色景观的情感、体验、思考、感悟上去,两种写法,哪个更高明,哪个更好,我想大家看得出来。

  有个笑话,一位神仙赐一伙肚子饿坏了的人一个豆包,这伙人吃呀吃呀,像掘洞一样吃进去好几里,吃出一块石碑来,石碑雕刻着字说:“离豆馅还有15里。”我们做的“豆包”,皮能不能薄点,能不能让读者一口就咬在豆馅上去?一嘴、两嘴咬不到豆馅上,或者好不容易咬到“豆馅”上了,“豆馅”却少得可怜,这样,读者就不吃了,他们没有非吃你“豆包”的义务。可我们好多作者,总喜欢在文章的前面绕,把“豆包”的皮弄得很厚,“豆馅”却放得很少,其结果,当然是文章的失败。

  (二)切口

  切口要小,不要贪大,老虎吃天会被噎住、噎死。大切口里边没装多少东西、收口时写成蛇尾,那是绣花枕头。小切口写出大内涵大蕴藏,才是本事。

  张灵均老师的《岸边的瓦片》,是三万字的写洞庭湖文化系列散文的第一篇,是从一块洞庭湖岸边的一块小瓦片切入,让洞庭湖进入到前秦后汉的汤汤历史大河中去。老鼠拖油瓶,大头在后边。那种大切口的东西,由于贪多嚼不烂,不是丢东拉西,就是抹光墙一样薄薄摊一层,越写越力不从心,结果什么没写出来,成了了虎头蛇尾。

  再看海之深《背包》。“记得98年4月我第一次南下广东是背着一条牛仔包去的。那是条浅蓝色的帆布包,上面悬有两条裹着人造皮革的软提手,下面有四个轮子……”一个打工者在深圳多年的闯荡,通过一个背包切入进来,并通过一个背包反映出来,从到达深圳,到四处找工作、进入工厂、调换工种、立住了脚、闯出名堂,酸甜苦辣,百味交结,种种经历、体验,都装在一个背包里。

  素馨的《拇指尺》,以拇指为尺,量她出生时的脚长,妹妹出生时的脚长,儿子出生时的脚长,最终,量出的是时代的变化,时代的差别。文章发在西部作家论坛后,我是这样下评语的:“恭喜你,找到了一个好的切口——拇指尺(也是组织文章的一个道具),从这里进入,串起了过去的、现在的、亲情的、社会的种种,写出了反映时代进步有说服力的大主题……”

  (三)题记、引言、写在前面的话

  经常看到一些作者,几乎每篇散文都要在前面设置题记、引言、写在前面的话这些玩意,而且写得非常长,要命的是生怕读者读不懂,把底蕴的东西提前亮出去。散文讲究的是含蓄,却甘愿犯忌把底捅破,下边的文章,只能是为题记、引言、写在前面的话作诠释,做注解了。我以为,不是非要不可的题记、引言之类,轻易不要设置。即使非设置不可,可以是阅读路标、情感导引、哲理提示,不可以是画蛇添足,更不可以揭破底蕴。另外,要设置得十分精巧、精辟,万万不可以啰嗦。怎么样为好呢?如《生活需要你》的题记:“生命是场幻觉,可是我需要你!”《那一刻,我原谅了离别》的题记:“离别,只是为了下一次更美好的相遇。”一个原则,题记、引言、写在前面的话,只能强化文章的文意与表达效果,增加文章的美感及意蕴,不能成为文章的累赘与蛇足。
12345
  审核编辑:梁星钧   精华:梁星钧
【编者按】 红尘会员   梁星钧:
该文我读了较长的时间。除了篇幅较长,间入别的要事,就是给人震撼引人的思量:作者暂非哪里的名家大腕,只是我们身边的文友兼一个杂志的副主编,以往虽有类似谈写之作,何以今写之一鸣惊人呢?恐怕这是我思考甚多的,都超过了其文内容的本身。 我们不得不说,作者的一边编刊物,一边搞管理中,进行了大量的阅读思考并研究,尤最关键的一点,论著有活力,有生活,有来自底层写作的一线,虽说所举事例不少是西部作家及论坛的,却是当下纯文学写作中诸类问题代表,这种代表性的揭示并理性归纳,实际已上升为一种典型性。所以该文给一种震惊,让我们突见作者进步惊人--已非原来的作者了,也给我们一种意外--还有身边人如此一针见血地指出,更让我们思量--里面的写作经验、人生体验、问题捕捉、精辟见地却是不凡,引人痛思,给人惊叹。 如说惟一的遗憾,似乎不知哪里长了。如作理论文章没有问题,如只作为速成还可精粹,如我这的点评,都可再少掉大半字,会达甚至超过同样的效果。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19

  • 大象

    仔细阅读了太行风老师的经典文论,感觉有学识、有思考、有卓见、有经验、有实例、有针砭,深感受益匪浅。佩服啊!

    2014-07-06

    回复

  • 今音

    假如用小说语言写散文,质感和特色又大不一样了。问好。

    2014-06-11

    回复

  • 老百

    老百刚学着作编辑,太行风的文章可以当教材,很受用。

    2014-04-21

    回复

  • 老狼

    编辑娴熟的技巧与感悟,道出了形式客体承载的分量。醇香若汤!细品。

    2014-03-10

    回复

  • 古刹昏鸦

    受益匪浅!收藏了,对于我这等还在山底之人,更要细细品读与学习了。非常感谢太行风先生的好文!

    2014-03-06

    回复

  • 梁星钧

    有两点很意外并确实吃惊:一是我们之中平常的《西部作家》副主编太行风先生,怎么一下有了如此的见地?二是该文仅仅是半路爬坡的初学者有用吗?我看远不止吧!不管是总结,还是提醒,或是预告,我看作者不单是花了相当的功夫,而且触及当前散文创作中的诸多骨髓之病痛。

    2014-02-24

    回复

    • 太行风

       这个东西写了好长时间,一点一点想起,一点一点写,都是我深有体会的,也都针对着一定的实际。我的想法不高,但愿可以对半山腰爬坡的散文写手有点启发。
      这个稿,正用于西部作家论坛文学群讲课用,6个晚上,完了后我进行压减,提供给你们——想上刊物,但愿可以登堂入室。
      谢谢梁主编!

      2014-02-26

      回复

  • 太行风

    梁主编按语鸟瞰全局,宏观把握,准确精当。震惊、惊叹之语过誉了。这篇东西是我写作、在论坛评文积累、沉淀的一点看法,发出来与大家商榷。批评意见诚恳接受,如果刊物采用,我会进行简练的。祝一切好!

    2014-02-23

    回复

    • 紫衣侯

       刊物采用的事,有版面主编收集稿件,版面副总编审稿上报。以先生本篇文字,应该是为刊物增光的。但是个人建议能够删减一些更好。

      2014-02-23

      回复

  • 花落无声

    此等文章发在网站,当是我们的福分。作者认真总结自己的写作经验,点出一些普通作者常犯的错误,给我们以惊醒和提示,这是一种非常认真的负责精神和奉献精神,单是这种精神就很值得我们学习。里面的理论和经验,还需再多看几遍,认真学习,仔细揣摩,方能消化吸收,从中受益良多。感谢太行风老师!

    2014-02-22

    回复

    • 太行风

       谢谢花落老师,写的时候,考虑到是给在半山坡爬山的论坛写手看的,所以力避生涩难懂,并尽量举例说明,也使得文章长了。希望提出批评意见!

      2014-02-23

      回复

    • 太行风

       紫衣侯老师,压缩成多少字为宜?

      2014-02-24

      回复

    • 梁星钧

       该文里有许多精锐见解可逐条梳理并引为参考学习借鉴之警示。这点,我在阅读中一次次暗暗吃惊。

      2014-02-24

      回复

  • 东方玉洁

    切口小,如园林设计。
    艺术性+思想性+娱乐性=可读性。高论。
    普世价值与“真”的论述,十分赞同。
    思想性,是通过的形象反映出来的,不是吆喝出来的。深以为然。
    文学无法解决现实问题,更无法解决政治问题。发人深醒。

    2014-02-22

    回复

  • 欧阳梦儿

    论述详尽,观点精辟。受益中。

    2014-02-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