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文评艺概 > 灵魂的救赎

灵魂的救赎

——赵兴华《寻找小芳》印象

作者:夏冰    授权级别:B    编辑推荐    2014-02-15   阅读:

  
  对赵兴华长篇小说《寻找小芳》的阅读,是一个可喜的收获。作品以洞明练达的语言,波折回环的结构,营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作品中人物的情感纠葛、心灵碰撞、命运走向,提供给我们可资借鉴的参照。作品呈现了一种不容情,一种现实性,一种冷峻。

  我们看到,在时代杠杆的左右之下,彭辉先是被迫跟随富农出身、文革前已是北京某建筑公司六级工匠的父亲,被一掌打回河南老家,度过了长达十余年的童年、少年时代;后又随着父亲的被落实政策幸运地返回北京接了父亲的班,然后他又顺应潮流,主动辞职下海经商。通过打拼,彭辉从原先的贫穷状态逐渐跻身于富人之列,但是他的心灵深处是苍白乏力的,他的麻木与迷茫,体现了中国现阶段一个根本的共性问题,是很多这类型富人共有的问题——生存问题解决后,精神问题如何解决?这样的思考是有益的,值得考量的。作品对此予以深情注视,并做着力挖掘展现,其对人物心灵的洞察、理解、体悟、把握,恰切到位,社会现实世相在笔下得以栩栩如生的表达。彭辉、小芳、韩秋、李彤、小慧、崔副局长——一个个人物的心灵轨迹,结构成一幅令人动容的心灵画卷。围绕彭辉苦苦寻找精神支撑的营构与铺排,唤起我们真切的共鸣。通过作品,我们可以对中国当代社会人性、道德、良知等精神状态拥有一个明晰的认知。尤其是处于迷茫失控状态下,个体灵魂的拷问、安放、回归与救赎,成为一个沉重的命题。我以为,长篇小说《寻找小芳》正是反映了在社会大环境下,灵魂的救赎。每个人面对这个命题,都不可能不作出自己的回答。作品给人的是一抹温情,一丝亮色,以及挥之不去的沉重。

  彭辉是这样一个人,他粗豪果敢,又情感细腻,他能够以暴制暴,以恶制恶,又能几十年念念不忘初恋情人小芳。他可以“浑身的木屑和涂料,一手拎着安全帽,一手托着块西瓜,说着笑着甩开腮帮子大口大口地啃着。”面对这样的彭辉,你确实很难相信他是一个百万富翁。他的淳朴善良是与生俱来的,是深深铭刻在其骨骼血液里的。贫穷曾经让彭辉心力交瘁,尊严尽失。彭辉平生只为三个人掉过眼泪,除了他的父母就是小芳。如果不是他那时候太穷,他父母不会早早因病去世。同样,假如他那时有钱的话,他就不会妥协于母亲,就可以花钱把小芳的户口变成北京户口。现在,身为建筑公司老板的他,却只能任由自己纸醉金迷,灯红酒绿。这种反差是如此触目惊心。彭辉清醒地看到了社会各阶层各色人等的心灵状态,尤其是那些被他拉下水的政府官员们的丑态,他们在他眼里根本不屑一提。他鄙视他们,他又离不开他们。他混迹于污泥浊水里,竟保持了一种独立人格,他嫉恶如仇,善待弱者,善解人意,体现了可贵的良知和智慧。他腰缠万贯,为了自己的事业,为了那些贪官污吏,为了自己的爱情寄托者韩秋,他又视金钱如粪土,一掷千金。但是,他不得不逢场作戏,违心地斡旋于各色人等之中。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够在商战中左右逢源,沉着应对,各各化解,战无不胜,使自己的公司“像滚雪球一样迅速发展起来”。

  在娓娓的叙述里,我们看到,深陷生意场中、极度厌烦腻歪这种醉生梦死日子的彭辉,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出心灵的泥淖,重新找到生命的光点,由衷地感到又活得像个人了的。

  “其实,彭辉知道为什么活着没劲,就是因为生活中缺少小芳,缺少商丘老家那种虽然清贫却是有滋有味的日子。”“韩秋的出现令彭辉的眼前一亮,他似乎又回到了从前,又有了在月色明媚的池塘边与小芳钓青蛙时的那种青春萌动、那种惬意和那种亢奋。这就是他迫切地想走近韩秋的缘故,他把韩秋想象成了小芳,他要从韩秋身上延续自己那断了许多年的梦。”

  只有小芳才能让彭辉体会到人性回归的感觉。小芳始终是他的精神支撑,是源泉。作品对初恋的着力描述与渲染,浸染了作家真挚刻骨美好的情怀。我们能够从中体会到他借主人公彭辉对纯真爱情深情的呼唤和礼赞。正是这种呼唤和礼赞,让我们感受到了那种可贵的温情。

  对于彭辉而言,遇到餐厅服务员韩秋纯粹是个偶然。就是这个偶然,却激起了彭辉对青春岁月的深情追怀。韩秋太像小芳了。小芳是谁?彭辉的初恋情人。那是彭辉生生世世无法忘怀的一段情感经历,其中的含金量无可估价。“韩秋之所以能够让他心动,除了韩秋的外貌与小芳惊人的相似之外,还在于韩秋那种天然的、纯朴的、还没有被世俗熏染的心灵。”“彭辉对韩秋的感觉之所以有别于其他女人,就在于韩秋的朴素和纯真让他有了初恋时的那种兴奋和渴望,这种渴望让他心绪不宁、梦牵魂绕,让他觉得自己又回到了纯真的岁月里。”

  正因为这样,彭辉在一眼看到韩秋后,“就像着了魔一样”,内心的波澜便难以抑制了。

  当彭辉和韩秋陷入情感漩涡之后,两人有这样一段对话:

  韩秋哽咽着说:“你对我这么好,我这辈子怎么报答你呀?”

  彭辉笑了笑说:“快别这样说,要说感谢,得我感谢你才是。真的,如果没有你,我肯定还会放纵自己的。那样发展下去,早晚得毁了我自己。在认识你之前,我都觉得自己挺不是人的,是你让我找回了我自己的人性,让我重新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确实是这样的。彭辉能够洗心革面,痛改前非,源自韩秋一身清纯的感召和唤醒,源自小芳精神魅力出神入化的驱邪拔正力量。在彭辉的生命历程里,只有曾经与小芳的倾心相爱,只有如今想起小芳,只有面对韩秋,他才清新,纯粹,阳光,率性,充满生命的本真,才够味。否则,连他自己也不能正视自身丑陋邪恶的灵魂。

  彭辉对他的甲方代表崔副局长这样说起韩秋:“其实我真应该知足了,该享受的我都享受过了,享受得都有些过头啦。可自打有了韩秋以后,我就觉得以前的享受都他娘的是瞎扯淡,都他娘的是过眼烟云,都他娘的是醉生梦死。这么跟您说吧,是韩秋让我知道了什么是真情,是韩秋让我重新找回了过去的我,是韩秋让我找回了当年我和小芳在一起的那种幸福感觉。”

  这是别具意味的,是能够让我们感知那种发自内心的欢欣与激奋的。个体生命自觉的觉醒与提升,是一种本能。彭辉自觉地进入了灵魂救赎的轨道,他有一些迷茫,又有一些清醒。而命运之神,往往不顾念人的这种自我努力。

  好容易得遇两个心爱的女人,还偏偏是母女,这不仅仅是巧合,其中蕴含了历史的时代的社会的诸多东西。从二十年前既无经济保障又无社会地位的贫穷艰难的生活情形,到现在富有阔绰的大老板,彭辉可谓不可同日而语。其间艰辛,彭辉自知。可以说,如今的彭辉,什么都不缺了,惟独缺失的是精神上的寄托,缺失真爱。虽然他有过妻子,拥有不下一个两个的情人,还有召之即来的小姐,但是,他并不快乐。他痛心疾首地意识到了自己的贫弱,困窘,无奈,麻木。为了生意,他不得不成天与自己并不愿意打交道的那些达官贵人周旋,喝酒,打牌,泡小姐……内心的苦楚无可言状。他陷入不可自拔的地步,处于空前的迷茫状态。是韩秋,让他眼前一亮,让他心灵一动,而且,一旦打动,久久难抑。韩秋酷似小芳的形象气质、举止言谈,让彭辉百思不得其解,又欣喜不已。他认为这是上天的赏赐,是天堂里的小芳赐给他的礼物,是小芳再世。他对小芳的死坚信不疑,他对小芳的爱同样坚贞不移。这种爱,是刻骨铭心的爱,是别人无法替代的爱。只有彭辉清楚,自己对小芳那种不可忘怀的爱和无法言说的愧悔是多么强烈。尤其是韩秋一口山东话,而不是河南话,让彭辉做梦也想不到小芳当年竟然能够跨越省区,离家出走。故事在这个层面上构成了一个链条。只要这个链条维系着,一切就会正常运转。“彭辉觉得自己有了韩秋就别无所求了,他相信韩秋能代替小芳在他心里的位置,他今后要一心一意地对待韩秋。”这是他真实的心声,一点不掺假,他说到做到。所以他投入大量金钱和时间,一来报答小芳,二来缓解韩秋家庭困境。他乐此不疲,觉得自己又像活了一回人了,终于找到原先朝气蓬勃、活力旺盛的自己了。韩秋,这美丽的天使,是他的心灵赖以安适、温暖的基础。没有韩秋,他便会在堕落中继续堕落;有了韩秋,他迷途知返,柳暗花明,心情愉快,换了人间。但是,链条断了,小芳的“死而复生”让彭辉内心经受巨大打击。他不想相信,但他不得不信。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就理解了彭辉的不甘沉沦,也理解了他的自责绝望。
123
  审核编辑:梁星钧   推荐:吟湄
【编者按】 红尘会员   梁星钧:
该篇对特定时代暴富起来的一批人中代表之一的彭辉心理与精神回归过程的描述,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揭示了主人公实现自我救赎的题旨。作者以随笔式温婉而里见尖锐的叙述,让我们渐入“迷糊”而后入佳境,在我看来,这是作者一种从容不迫的叙述自觉和认识自信。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