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英雄也光荣(八)

(十五)表白战斗决心 人不在阵地在

作者:郁盛    授权级别:A    编辑推荐    2014-12-16   阅读:

  
  (十五)表白战斗决心人不在阵地在
  1962年5月登岛,因工作调动,1965年5月挥手告别了整整战斗了三年的战友。
  想起登岛前的战斗动员,说明了部队的战斗决心,“人不在阵地在”,首长作了简要动员,并要求大家带上武器和日用品轻装上阵,暂时不要写信告诉家里人,多余的日用品先存储在原营房。
  登岛后,面对的恶劣环境,和战士思想情况,连队又组织战时动员大会。排、班、每个战士个个上台,向祖国,向首长表了“人在阵在地”决心。每位战友都书写一封家信,由连部“通信员”、“文书”盖上“军队免费邮戳”,送到营部,再送到马站邮局寄往家中。一家信大概这样意思,说自己响应祖国号召,部队开往祖国需要的地方去了,一切皆好,请家人不必挂念。
  说实话,驻守在北关岛上,仅有炮连和一个加强步兵连,加起来仅二百来号兵,四门85加农炮,十来挻机枪和一百多支步枪、冲锋枪。若蒋介石从霞关港正面进攻,加上南关岛的一个加强连,只能是先抵挡一阵子,起到一个缓冲作用,我们是第一线防御部队,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结果,也许是“人在阵地在”,也许是“人不在阵地还在”的事实,但我们战友,个个都作了随时为保卫祖国而牺牲的准备。
  蒋介石虽然妄想反攻大陆,但不敢轻易妄动,这是调兵中“佯攻”战略战术的结果,这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伟大胜利!
  (十六)全军开展大练兵大显身手立战功
  一九六四年是我服兵役第三个年头了。这一年,在全军开展大练兵大比武运动。我们的口号是:“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也是我们每位战友大显身手的一年。
  一九六四年一月二十一日,叶剑英在总参谋部召开的推广郭兴福教学方法现场会议上,肯定了郭兴福教学方法,并指出:百闻不如一见。这次看了郭兴福和其它几个分队的表演,他们的教学方法对头,战士的本领过硬。这说明了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的,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郭兴福教学方法确实是贯彻了军委提出的少而精的训练方针;贯彻了从实战出发、从难从严、苦练二百米内硬功夫等项训练原则;体现了从实际出发、走群众路线的练兵方法。
  从那时起,全军上下掀起了学习郭兴福教学方法的热潮。我们驻扎在北关岛,任凭海岛气候条件恶劣,生活条件艰苦,在风雨季节,供给难以保障的情况下,大家练兵热情还是特别高涨,我们侦察班在班长周大来、副班长刘振郁的带领下,在“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口号下,个个争当技术能手、投弹能手、神抢手、神炮手而争分夺秒地苦练着。
  当时要求技术能手考核,达到本兵种业务全优;投弹能手达到五十米以上;神抢手考核要十发十中;神炮手在射击中要首发命中目标;大家个个不敢落后,你追我赶,我们侦察班七位战友,经过四个多月的训练全部达标,个个挂上技术能手奖章。
  与此同时,在完成本兵种业务训练外,三位达到了神抢手的称号。我们没有要求争当投弹能手,但我们采用逆风训练的方法,利用星期日时间,全班战友投弹闯过了50米大关,个个成为投弹能手。
  训练中更有风趣事情难以忘却,是在训练中,战时敢于“刺刀见红”不怕死的精神,在大练兵大比武中再现。特别看到步兵教练员发问:子弹没有了?拼刺刀。剌刀断了?用枪托。枪托断了怎么办?肉搏战。手断了怎么办?用嘴咬的敢打敢拼的训练方法。至今一回忆起来,感觉到郭兴福的教育方法,练就一身应付复杂环境下的应变能力,应该说起到了积极作用。

  审核编辑:文清   推荐:文清

上一篇: 《 千种柔情万般爱

下一篇: 《 不仅仅是感受这种精神

【编者按】 红尘会员   文清:
那个年代的军人,比今天的士兵要辛苦多了。年代不同,境遇不同。相比之下,那个年代的军人,更让我爱慕和爱戴。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1

  • 文清

    朋友的文章越来越好了,这篇相对前些篇来讲,厚重了许多。朋友加油!

    2014-12-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