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的人物创作

作者:江南忆雪    授权级别:B    精华文章    2014-12-05   阅读:

  
  娜仁的第一个时代,应该是她的出生到抗日战争之前,这个时代在小说中实际是一个大的开场白,也就是完整的主人公背景交代。当时的中国处在辛亥革命后,大革命失败,以及“土地革命”时期。这个时代的最大特征是战乱,各种势力在中国的逐鹿中原。中国共产党也是处于不成熟的幼年时代。所以我安排了娜仁离京去江南避难,让她在战乱较少的江南长大。
  以后的几个时代,都是契合这中国的时代脉搏的。那么这些时代中,什么是当时的社会发展规律性,本质性的内容?其实很简单,抗日战争中的基本规律,就是中国人民一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解放战争中的基本规律,就是共产党一定会胜利;建国以后,共产党的肃反运动一定会胜利;文革中,中国的内乱一定会结束;改革开放一定会给中国带来新的希望。大家千万不能小看这一点,这就是今天在弘扬的正文学的基础。如果你还打算在江山发表作品,如果你希望自己的作品在江山获得精品,千万要注意这个大原则。
  关于典型人物的定义中,下面这段话也非常重要:
  典型人物性格的共性与个性的统一,表现为非常复杂的状况,究竟哪种性格成分会成为人物的共性,一方面受人物所处的历史条件所制约,另一方面又受到作家创作意图的影响,只有直接体现着时代的特色和要求,又引起作者特别注意,并被用以寄托作者对社会、人生等重大问题的态度和看法的性格成分,才能成为典型性格中反映某些社会本质的东西。
  典型人物的个性是不需要多讨论的,如果没有了个性,就不能算典型人物了。典型人物的鲜明个性是作品可以成功的重要依据,也往往是作者呕心沥血的结晶所在。共性问题就非常复杂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时代环境,也就是历史背景对人物的限制:另一方面是作者的主观意愿。
  我们先来看看历史环境对人物的局限性问题。
  这个问题实际非常重要,却有常常会被我们的初学创作的朋友,特别是年轻一点的朋友疏忽。我们的作者,为了赋予自己笔下的主人公更多与众不同的特点,经常会完全疏忽了你所创作的是一个特定人物。这个人物是一定要有自己一个人生活环境的,你就是些一篇神话、鬼怪、或者历史、穿越,同样还是需要一个作品人物必须的生活环境。我曾经为这个问题与一些年轻的文友做过交流,他们并不以为然。在他们看来,小说既然根本就是虚构的东西,你管我这个虚构的环境又有什么意义?我的人物在什么环境里是什么样子,就应该是作者说了算。这就错了,而且错得离谱。你的小说中构造的是什么时代,就必须是那个时代,这一点没有讨论的余地。你可以是穿越、玄幻,干脆把背景搬到史前,或者未来。可是不能随便在有史记载的某个时代,随心所欲地去创造事件。我们还是讨论得具体一点,比如我们现在有不少作者,虽然自己没有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建国初期,文革时期的作品。我们这一节不谈环境描述,只谈人物塑造。你如果一定要把今天人们的某些思想行为,处事的方式,放到你所写的一个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期,那么你这个人物的塑造就已经失败了。或者换一句话,叫不真实。一定又有人反问,既然是虚构,为什么又要强调真实性?这就是我们一再说的文学源于生活。你的人物是来自生活的,当然就是,你写哪个时代,来自哪个时代。你不能让一个21世纪的人真的走进20世纪去,除非是穿越。可你别忘记穿越并不是文学作品的主流,你也不可能仅仅在人物特点上穿越,要穿越就是整部作品的构思了,怎么也不可能写一部现实主义作品,让其中心人物具有若干年以后的思想和行为。
  附带说一下,我们在看一些历史作品,或者为历史作品做赏析的时候,也是要注意历史局限性的。不能用现代人的观点去看古人,或者历史人物。局限性就是某种不足,那种不足是历史造成的。我们举个具体一点的例子:文化革命初期的红卫兵思想方法和行为,就是有历史局限性的,你不能用今天年轻人的眼光去看,也不能把他们当初的所谓“革命”与“造反”,写成今天80后,90后的叛逆。如果你那样去刻画“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红卫兵,你就犯了忽略人物受到历史局限性的错误了。
  当然,你要创作一个人物,这个人物一定是主要受到作家创作意图的影响的。也就是你打算用这个人物去表现你的什么意图和思想?我们还是看看“格格”吧。
  “格格”中最重要的人物当然是格格本人溥娜仁。这个人物是跨时代的,所以她的每一个不同时代的思想和性格,作为,既要受到所代表的那个时代的局限性,同时又要有不同于当时普通人的特点。我们同样是不能把90年代,甚至是21世纪以后的溥娜仁那种思想境界,放到40年代去,甚至不能放到60年代,或者70年代,因为一个真实的典型人物必须有历史局限性,同时,又是必须随着时代变化和发展的。40年代的溥娜仁不可能是60年代,或者21世纪那个溥娜仁的思想境界和行为方式。
  可能在这种问题的讨论中最叫人困惑的是神鬼、玄幻、穿越、科幻等一类作品了,还包括武侠小说。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看待这几类作品的所谓典型人物与典型人物的历史局限性?其实非常简单的,我可以断言,最近这些年出现的无论谁的以上类作品,基本上不会有强大生命力,不可能传世。也就是最红不过昙花一现。不可能成为第二部《西游记》《聊斋志异》或者金庸。为什么,大家去想想《西游记》,真是一部鬼怪小说吗?不是!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一样,是以浪漫主义手法出现的,现实主义作品。这两部作品有极强的时代性,当然就会存在历史局限性。我们今天出现的那些作品,大部分是一批追求商品化,获得高点击率,去迎合某些浮躁的,追求刺激的年轻读者而造出来的作品。还有武侠作品,大家看看金庸的任何一部作品,都会发现,有着非常强的民族性和时代性。这就是金庸作品有生命力的根本所在。
  只有直接体现着时代的特色和要求,又引起作者特别注意,并被用以寄托作者对社会、人生等重大问题的态度和看法的性格成分,才能成为典型性格中反映某些社会本质的东西。
  这段话有四层意思:第一层是直接体现时代的特色和要求。
  比如,我们现在正在面临的这个时代,中国正在深化改革,党中央狠抓反腐倡廉,习总书记提出文艺要为人民大众服务。江山文学提出了正文学的口号。这些就是时代的特点,也是时代的要求。那么,我们创作的典型人物就必须符合这些特色和要求。这不是政治,但是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学作品都会有时代性和阶级性。所以我们搞创作就必须遵循这个原则。
  第二层意思:引起作者特别注意
  这一层是指我们自己对社会现状的一种认识。什么样的社会问题会引起一个作者的关注?一个文学爱好者,一个作者,可能对很多社会问题感兴趣。很简单,我们这里有些文友对农村题材、农村问题感兴趣,有些对知青题材感兴趣,有些喜欢男女之间的悲欢离合,有些喜欢家庭的矛盾和伦理道德,有些喜欢正面讴歌,有些喜欢侧面讽喻,也有人喜欢反面揭露……因为有这样的不同趣向,才会构成文学领域的百花齐放、万紫千红。但是,我们必须明白百花齐放的都是花,而不是毒草!如果我们作为一个作者,对社会的认识是与这个社会应该提倡的,应该主张的内容并不一致的,甚至是相悖的,那么,你所歌颂的,所讽喻的,所披露的,又会是什么?可见,一个作者一定要学会,让自己关注的视线,是与整个社会主流一致的观点。这样的观点才是我们说的主流作品反映出来的观点。
  第三层意思:被用以寄托作者对社会、人生等重大问题的态度和看法:
  文学,是作者把自己对社会、对人生、对爱情、对家庭等等的重大问题,用一种文学的样式表现出来的,在作品中就寄托着作者对以上重大问题的认识。与普通政论文不同的是,文学作品的作者,把自己这些寄托,用了一种形象化的方式,写进了作品人物的性格。一个典型人物就需要可以去表现作者想寄托的这些内容。我们在来看“格格”中的溥娜仁,溥娜仁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无比忠贞的品格,无论顺境,还是在逆境对党的信赖与忠诚,在她身上充分体现出的那种“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的可贵品质,为了追求革命理想,无所畏惧的斗争精神。是什么,其实就是我作为作者的一种认识和境界。我在讴歌的,一定也是我在追求的东西。这不是说大话,是一个作者的魂。你伪装不了,除非你永远不写,否则,你对社会、对人生重大问题的认识,就一定会在你的作品中表现出来。
123
  审核编辑:文清   精华:文清

上一篇: 《 顺道说说男人不坏女人不爱

下一篇: 《 磨刀石与磨刀的启示

【编者按】 红尘会员   文清:
写小说有许多技巧,人物的描写更需要细腻的文笔,将人物写活。同时,生活的经验,也是不可缺少的写作元素。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3

  • 楚歌

    概括性论证,没有细致的去说怎样描写好一个人物

    2014-12-05

    回复

  • 文清

    经验、学识加技巧,是写出好文章的因素。

    2014-12-05

    回复

    • 楚歌

       人物来自生活,作者要通过外貌、心理、动作、习惯、语言等描述来写活一个人物

      2014-12-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