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短篇小说 > 探望

探望

作者:傻丫头逐梦    授权级别:C    编辑推荐    2014-11-22   阅读:

  
  已近中年的秀玉从省城被借调到了一座小城工作,上班后的第一个周末,忽然想起有个两年未见的叔伯姐家秀芳就住在离这座小城不远的一个小镇上,离这不到七十华里的路程。去年冬天,秀玉在城里见到了堂姐的男人。堂姐夫说,秀芳迷上了基督教天天不着家,到处去传道。听上去堂姐夫很不满。当时秀玉让堂姐夫跟自己回家去见母亲,堂姐夫却推说有事,只留了一个堂姐的电话号码,让秀玉有空劝劝堂姐。可是不知为什么,过后这个号码总是打不通。现在自己借调到这个小城,正是个探望堂姐的好机会。反正双休日在宿舍也呆着寂寞,秀玉就决定周六去堂姐家看看。
  周六早上八点,秀玉登上了发往小镇的班车。这是辆中型客车,车上也就十多个人。时值八月,顺着打开的车窗望去,公路两边皆是绿油油的农田。一眼望不到边的大豆垄和小麦田随着地势蜿蜒起伏,青黛色的远山就像浓得化不开的深绿色墨玉,在灼热的阳光下,泛着湿润的光泽。
  靠在车窗边的秀玉兴致勃勃的欣赏野外的风光,被那一闪而过的农家小院和散落在草地上的羊群感动着。突然一个名字忽然传进了她的耳朵:“你听说了么,石秀芳魔怔了。”
  那是叔伯姐姐的名字啊,秀玉把投向车窗外的目光收了回来,才发现在过道右侧,和自己同一排位置上的穿着打扮像农村人的两个妇女在闲聊。问话的是一个年长的老太太,有五十多岁。只听另一个年轻些的中年妇女答道:“不能吧,那可是个能干的媳妇,年轻时没少吃苦,听说她的儿女都在城里结婚成家了,这些年该省心了,怎么会魔怔呢!”
  老太太:“真的,我刚开始也不信,我特意去过一次她家,她眼神发滞,神情木木呆呆的。”
  中年女人:“怎么搞的?去年冬里我还见过她来我们村,手里拿着圣经,说是去吴三家聚会。看上去精神挺不错的呀。”
  老太太:“她男人说她是信得走火入魔了,天天想着出去讲经传道。”
  中年妇女满脸疑惑:“不至于吧?我家跟前也不少信基督教的可没听说谁疯了呀!”
  老太太:“就是,我估摸着八成是让她男人气得。”
  中年妇女坐直了身子:“咋?我见过她男人,长得可是一表人才,要个头有个头,要模样有模样的。”
  老太太气愤地“呸”了一口:“屁!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游手好闲,奸懒馋滑,风流成性!”
  中年妇女笑道:“那么差劲啊?真是没看出来,瞧着文绉绉的一个人。不过从外表看夫妻俩倒是有点不太般配。”
  老太太不悦道:“石秀芳是长得不太好看,但这些年要不是这个女人支撑着,家早完了。”
  中年妇女:“那倒是真的。十多年前就见她背着两个大兜子走街串巷的卖衣服,一年到头哪都去。”
  老太太充满同情地:“可不咋的!要不是她这么拼命,她那一家子吃啥喝啥!”
  中年妇女有点不相信:“那他男的在家啥也不干?”
  老太太撇撇嘴:“干啥?孩子小的时候,一天给俩孩子做三顿饭。孩子大了,谁家有个红白喜事他就去给上个灶。其余时间就是上小媳妇的床,钻寡妇的被窝!”
  中年妇女扑哧一声乐了:“就那样的男人还成香饽饽了?”
  老太太一本正经的板起面孔:“谁跟你说笑!这些老娘们是发洋贱!不喜欢老实巴交的男人,偏喜欢油嘴滑舌的小白脸!
  中年妇女皱着眉:“那他这么有女人缘,当初咋娶了模样有点丑的秀芳了呢?”
  老太太:“还不是家庭成分闹的。她男人祖上是地主,后人被归为黑五类。谁家女子敢嫁他呀!就秀芳,还是他涎着脸追了好长时间才追到的,他一家当时拿着秀芳当个宝呢!后来改革开放了,秀芳的公公婆婆过世,她男人的本性就露出来了。队里单干了,别人都富了,唯独他家,还穷得叮当响。秀芳男人死懒,把分给自己的一垧地卖了,上大城市上了点服装卖,可回来他不出去,撵着秀芳走街串巷的卖。本村卖不动还让她挑着担子上外村卖。后来他干脆上货也不管了,全交给秀芳一个人,他自己天天在家封捧着个小酒壶享受。秀芳管不了她男人,她怕着他哩。”
  “为啥?”中年妇女不解。
  “她男人喝多了就打她啊,秀芳又打不过他,实在挨不过,秀芳找到村部要离婚。她男人还不离,说是秀芳要再提离婚,他就把两个孩子杀了。秀芳怕了,秀芳身边又没有娘家人护着,就服了软了。听说她从小是跟叔叔婶子长大的,她叔叔还是公社干部。”
  中年妇女气愤道:“那她叔叔干嘛吃的!这还不管!”
  老太太有点歉意地说:“刚才我没说明白,秀芳他们卖了地后就离开了原来的村子,搬到了我们现在的小镇上。听秀芳说,她叔叔不久也从原来的公社调到外地工作了。”
  秀玉听到这,心里扑通扑通的,怎么越听越像自己的堂姐啊!伯父伯母死得早,堂姐十岁上到了自己家。听父亲说过,当初堂姐要嫁个成分不好的男人,说那男人比堂姐大好几岁,而且又懒又滑。父亲不同意这门婚事,可堂姐不听父亲劝,偷偷和他来往,后来竟弄大了肚子。没办法,父亲只好答应了这门亲事。但父亲嫌丢人,此后不愿理她了。不过没等父亲调走,堂姐领着儿子就随着那个男人搬走了,搬到了外县的清河镇。后来自己就没大见过堂姐了。父亲每年去信问堂姐过的怎么样,她都说好。父亲去世那年,堂姐来看父亲,告诉我们说她现在日子过好了,儿子是厨师,在县城里找了个有钱人家的女儿,日子过得不错。女儿也师范毕业,在城里当了一名老师,女婿、公公婆婆也是老师。当时秀玉一家还都为堂姐高兴来着。堂姐不能是这老太太口里说的石秀芳吧?秀玉安慰自己:这年头同名同姓的人多了,也许是巧合。但她想想还是有点不放心,她求证似地加入了两个农村妇女的谈话:“阿姨,您说的都能编成故事了。”
  老太太抬头打量了一下秀玉,看她三十多岁,穿着打扮入时,像个上班的公家人,在心里就添了几分敬重。她友好的纠正道:“姑娘,这不是故事,都是我村的真人真事。”
  “哦,”秀玉推推眼镜,笑道:“这女人的孩子们不知道父母的情况么?”
  “或许知道!也许是嫌丢人,两个孩子进城后都不太回家。”老太太答道。
  “她儿女都是做什么的啊?”秀玉心里七上八下的,担心猜想变成现实。
  “听说他儿子是厨师,娶了个有钱人家的千金,在城里开了个饭店。女儿是小学老师,女婿和公公婆婆也全是教育口的。”老太太很认真。
  秀玉笑不出来了,心里有点乱。怎么这么巧合啊?
  老太太问她:“姑娘你这是去哪啊?”
  秀玉有点有气无力地说:“清河镇。”
  老太太马上热情地说:“咱们同路啊!我就是清河镇的,在那都呆了大半辈子了。你是投亲还是访友啊?”
  “对,她是清河镇的坐地户,镇里没有她不认识的人。”中年妇女也忙插嘴说。
  秀玉心里咯噔一下,看来老太太说的真是表姐家的事啊!怕老太太难堪,也怕自己难堪,秀玉撒了个谎:“我是到镇政府办事的,就不麻烦您了!”
  老太太得意地对中年妇女说:“你看,我就没猜错吧,一看这姑娘就是个吃公家饭的人。”
  秀玉试探道:“阿姨咋这么了解石秀芳的事啊?”
  老太太笑道:“我就在她前院住,石秀芳不卖衣服改开小卖店那会儿,我没事喜欢去她那串门,时间长了就没有不知道的事了。”
  “那她的小卖店后来为啥不开了呢?”秀玉问。
  “小卖店那些好吃好喝的还不够她男人下酒的呢!后来小镇上开的小卖店太多了,她家的位置偏,挣不多少钱。再加上她的儿女都工作了,也不需要啥钱了。大前年小卖店就关门了。”老太太说着打了个喷嚏。
  “那她的男人现在对她咋样?变好没有啊?”这是秀玉最关心的。
12
  审核编辑:喻芷楚   推荐:喻芷楚

上一篇: 《   断魂香

下一篇: 《 电话

【编者按】 古诗词主编   喻芷楚:
作者从一个侧面描写由听到眼见为实的过程,讲述了秀芳辛劳又悲凄的命运,不足处缺泛人物正面性格特定的描写。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