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休闲小品 > 谈散文

谈散文

作者:江南忆雪    授权级别:B    精华文章    2014-11-20   阅读:

  
  连续写了几篇关于文学创作的文字,包括歌和杂文方面的一些个人认识。这篇文章想再谈谈关于散文。当然就广义而言,杂文也是一种散文,老朽这里所指散文,仅为狭义,也就是目前已经随着时代发展,划分的很细的文学体裁中的散文。按照这样的分类,诸如杂文,似乎也已经自立门户了。因为细化,使得现在又很多文章很难归类。原本的散文是可以包罗万象的,差不多除去了歌、小说、戏剧,其他都可以列入散文的范畴。我以为,可以不去如此精细划分的。只要弄明白了,为什么有散文这样一种称谓,自然也就知道哪些文章可以归入散文了。
  其实凡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就是散文。是最自由的文体,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也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行文体例。一直可以追溯到先秦诸子百家的文章,篇篇都是散文。就连辞赋类,骈体类,虽然是有韵律的,可在行文方式上,也更加贴近散文的风格。或者我们可以更通俗地这样来说,我们写的每篇文章,绝大多数是散文。甚至可以包括一封普通的家信,一次个人小结,乃至于现在的短信、微信留言,论坛上的回复。只要不是写,只要你表述的内容有一个,或者几个中心思想,都是可以算散文的。因为散文就是以抒情、记叙、议论等方式,来表达作者思想内容的散板文体。
  可见,散文是最常见的,最容易写,却又是最难写好的东西。
  我喜欢散文的程度不亚于诗歌,对我产生重大影响的散文作家,第一个是鲁迅。当然他的作品在心中基本属于散文中的杂文了。现在杂文既然已经自立门户,就不去再议了。鲁迅当然也有一些属于抒情和叙事的散文,尽管同样精彩,比如《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却不是我喜欢的那一类。就像我同样不喜欢鲁迅的小说一样,对于这位大文学家,我只喜欢他那些犀利的杂文。
  如果问我最喜欢的散文作家是谁?那就是沈从文和朱自清。要是问我最喜欢的散文,肯定少不了《荷塘月色》《湘西散记》,还有沈雁冰的《白杨礼赞》。现代散文作家最多,可说实话,我很少看了。也许还是读大学的时候,因为读中文系,为了应对必要的考试,才去图书馆多多少少看了一些。
  我对散文的喜欢,更多还是喜欢自己写些习作而已。因为对写作有了几十年的喜好,常常在写,自然写得最多就是散文。比如,自己八年的兵团生活,五年的炉前工,恋爱史,还有每一次的旅游回来,都会写游记等。这些年最多的还是论坛上、或者文学网站上各种帖子和小品文字。
  写多了,也许发言权会大一些吧?我对散文的总结前面一节提到,学会最容易,写好最难。
  说学会写散文最容易,是因为只要你可以把一件事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或者一个人的轮廓勾勒出来,把你的所见所闻所想变成文字,就是一篇散文。按照这个要求来衡量,一般文化在小学四年级以上,都可以学会写散文。说句大不敬的话,目前在各类非专业性论坛和网站上,大部分文字属于这一类,甚至包括部分专业论坛和文学网站的相当一部分所谓小说,其实只是满足了上面的定义。
  真正说起来,写好散文非常难。难就难在这个“散”字上。因为散,作者自然可以信马由缰,随心所欲地写。可问题在于,你有没有本事,在随心所欲地侃大山之后,让你所有的看似毫不相干的线笔,联系到自己想要最终表达的主题?你是一位高明的骑手,当然可以骑上一匹好马,先去信马由缰一番,然后兜回来直奔目的地。可是,你如果信马由缰的最后,自己都在茫茫草原上迷了路,在山南海北的侃大山之后,完全找不回原来的主题。使得读者看过你的文章之后,还是沦陷在云里雾里,不知道作者究竟想说什么?那么,这样的“散”笔,还是不散为好。既然驾驭不了这个“散”字,就不如老老实实地不散为妙了吧?
  其实这里就是表现出散文中最灵魂的东西——形散神聚。你尽管去散,却必须把文字的神,牢牢把握好。散的只是表象,不是文章的灵魂。也有人说,文有文眼,尤其散文。就是因为这个“散”,你太容易被迷惑,你可能就抓不住这个“文眼”。看文章,要善于找到“文眼”,写文章,要学会布下“文眼”。你看一篇散文的时候,如果可以准确看出“文眼”所在,那么就可以领会全文的主题精神。你写文章,善于布放“文眼”,你的文章必定十分精彩。
  关于散文的写作,有很多教科书提到,这不是老朽想表述的内容。老朽的能力也不可能去传授写作技艺,只是将自己几十年的写作体会,提供喜欢文字的朋友们参考而已。当然也和前面关于写作方面的系列一样,这篇文字是专为烟雨红尘而写。
  审核编辑:文清   精华:文清

上一篇: 《 梦醒时分(续)

下一篇: 《 逍遥博客赋

【编者按】 红尘会员   文清:
散文是文学形式中最为真实和自然的一种文体。具有内容丰富、题材广泛、篇幅短小、体裁多样、形式灵活、文情并茂的特点。 作者对散文的理解很深,喜欢散文的朋友可以借鉴和学习。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