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旷访谈】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带上冬日的阳光走进诗人伊萍

作者:高骏森    授权级别:A       2014-11-20   阅读:

  采访时间:2014年11月16日
采访地点:网络
采访方式:QQ问答
采访对象:伊萍
采访人: 心旷(高骏森)

  伊萍,这是一个很美的名字,美的让人想到水、想到安静、想到美人,想到美人站在清澈宁静的河流堤岸,浅浅微笑,沐风而歌,歌出心底那支柔软的恋曲。
  歌是春天的岸,夏天的海,秋天的歌,冬天的火。南国的初冬,天气还如秋天一样温和喜人,而在北国,人们早已穿上了厚厚的棉衣。在更远的北方,甚至迎来了漫天飞舞的雪花,舞蹈出徐志摩欢快的行,跳出优美的旋律。
  心旷访谈,用紫薇花温和的步子在南国的冬日里走进伊萍,听她提着歌站在阳光下微笑,给我们讲述“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丁香一样悠长的故事。

  心旷:欢迎做客心旷访谈。很高兴认识你,伊萍小姐。给大家做一个既简单又详细的自我介绍吧,让大家认识一下眼前的这位美女大诗人。
  伊萍:心旷,您好!我只是一个小女子,柔弱,内心情感丰富,但又不善于口头语言倾诉,所以我常常敲碎自己灵魂的冰块,让它以诗的形式流淌于纸上和网络上。我只是一个努力写诗的诗者,不是你所谓的大诗人之诗人。不过我与诗歌扯上关系,也甚是骄傲快乐之事,自己正如发出火焰的枪,这样用心去写诗也是人生畅快的事情。在此感谢我的老师和文朋好友们对我默默的帮助和指导,因为你们,我才不断进步和探索。谢谢!

  心旷: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笔名的来历与含义吗?
  伊萍:我的名字很简朴,如我人一样,但我的内心是细腻浪漫柔情的。我喜欢读古诗词,喜欢诗词的蕴含隽永之境,也爱诗情画意之美!因此,如果在灯火阑珊处,能与伊人萍水相逢,邂逅一段情,一段文字,一首诗,这不是美妙的事吗?

  心旷:哦,原来是这样。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啊。谈谈你是什么时候开始诗歌创作的?创作的动机是什么?
  伊萍:我十年前开始了文学创作,当时大学刚毕业,工作清闲,所写的都是小小说和故事类的文章,写了三年左右,也发表了不少,但因工作原因而搁笔几年。当时没有接触诗歌,可以说那时对诗歌写作一无所知,不过喜欢读,喜欢诗歌来自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言语和意境,把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让人附吸进一种虚无而充实的空间,因此在两年前我把自己置身于诗中,学习抬高自己的诗艺。
至于诗歌创作动机,那很单纯,把文字和内心的溪流交汇,让它哗啦啦欢快地流淌着五彩的光波。当然,更希望的还是流进大海。

  心旷:创作过程中,阅读了哪些诗人的作品?他们的作品对你的创作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你最欣赏的是哪位诗人,以及他的作品?为什么?
  伊萍:我阅读的书很杂很多,但一般我都喜欢读外国诗选和西方诗人的作品较多,如里尔克、波德莱尔、保罗•策兰、尼采、歌德、阿波利奈尔等等,他们都是著名的大诗人。我不是崇洋媚外,也不是追风效仿名人,我是英文专业毕业,有些原诗文真是甚喜欢。我的学习态度是,只要是精彩的好诗文,我都爱,不管它的出处。
  如波德莱尔以《恶之花》和《巴黎的忧郁》两部诗集登上了时代高峰,与雨果等等大诗人成为西方现代派诗歌的鼻祖,完成了从恶魔诗人到非凡诗人转变的神话。有人如此评他的《恶之花》:一是直观的;整本诗集难见有赏心悦目的诗句,尽是丑陋污秽的词语,难以卒读,同中国诗词,甚至同法国浪漫派,乃至象征派诗歌相去甚远。二是意象的;波德莱尔的诗往往思想领先,抽象的词汇用得多,让人读不习惯。但事实上,偏偏是这两方面成就了波德莱尔的诗歌传世之特点。
  他将善和美分开,就是要将恶和美结合起来,只因善与真已经脱节,而恶才是最真实的。他摈弃其浮华的词藻和空想的习惯,只保留浪漫主义对其现代性的颤动的感情。他的批评精神,就是现代性的具体表现。将美内在化、精神化,是他脱胎于浪漫主义的创新,从而开启了诗歌的新时代。“诗歌美好内在化、精神化,难说离读者远了,但肯定离灵魂近了。”有灵魂的诗才会影响深远和传世不衰,所以多读读波德莱尔的诗,是不错的选择,对学习诗歌赏析和写作都会有很大帮助的。
  保罗•策兰,是我特别喜欢的著名大诗人。他是大家公认的天才诗人,读他的诗,能让人听到自己内心震跳的声音。一本厚厚的551页《保罗•策兰诗选》是朋友送给我的,我爱不释手,翻阅无数次。喜欢策兰的每首诗,他的诗,以它平静的力量在克服某种伤悲。没有僵硬的词语“板块”,更没有归类和贴上“意义”标签的诗歌词汇表。他只有词,两极化的词;抒情的时候,它们近得像是我们身边最日常的事物,充满亲切感;抽象的时候,意义立刻绷紧、燃烧、结晶,并且像黑色矿石那样发出光亮来。两者都是提炼到它们所能达到的高度和极限,这是当时战后欧洲诗人作品里很少见的。这也是我最欣赏和学习策兰诗的合理准确的理由。
  “谁的手?翻开他的诗集的是怎样一只手?这只手上有什么腥味?这只手如何理解他的诗歌?”这几句已是对策兰的诗歌无上的肯定和赞颂,不必一首一首去赞扬了。建议大家尝试用自己的手去打开看看,无论你是否是诗文爱好者,都去体验一下那心灵强大冲击波!

  心旷:厉害!阅读甚广,思路阔开,所看到的风景也就更长更美更真。

  心旷:网络创作,是一件既热闹又孤独的事情。热闹即是通过网络QQ可以随时随地、随心随意的交流、分享、求助、学习;孤独就是在热闹后把自己封闭起来,琢磨刚才的场景与画面,进行一个人世界的写作。这种写作在你身上存在吗?若存在,说说你的感想。不存在,请谈谈你的写作方式。
  伊萍:网络网站交流方便快捷,不失是一个好的平台,但我在网络热闹交流之后,也不会进行一种密封式的写作。那书斋诗人的创作习惯,不适合我,我是写现实和回忆,亲情、友情、爱情,展望美好的未来。让诗文顺着心和岁月的轨迹缓缓而行,不是在幻想影泡里而写诗。我会尽力在我的诗里,做到心事相通的精神,把灵魂放在额头上自己与自己明朗地对话。

  心旷:把灵魂放在额头上自己与自己明朗地对话。此句好有深意。

  心旷:写作了这么久,谈谈你对自己诗歌的认知与感想吧。例如:对自己作品质量的满意度;写作风格;素材来源,以及所遇到写作瓶颈后是如何化解的等。
  伊萍:我对自己的作品都喜欢,但还不是很满意,学无止境,我还要不停地进步。对诗歌而言,我的诗不是柔性婉约派,缺少女性那种娇韵味;常常天马行空,让思想无拘束,还会对现实有批评和斥驳。
  遇到写作瓶颈,心旷问对了。现在我可以说这是处于这状况,欲出不能欲退不甘。对此,我的老师是如此对我说:“保持身体的柔软平衡性,悠闲似天上的云,看似不动,实则在动。有意无意地借助一些外界力量,敢于选择方向和完美自我爆发。”但愿这些话能给正处在瓶颈写作的朋友一些帮助和提示,我也在边悟边进取突破中。

  心旷:听说你之前是写小说的,之后才转变写诗歌,,能谈谈这一转转型的动机与理由吗?同时,也请谈谈写小说与写诗歌的区别?
  伊萍:这个没有动机,我只是简单的头脑发热冲动。有道是:年轻人适合写诗歌,中年人适合写小说,老年人适合写散文。我也许是不服岁月流逝,不承认年轻激情会减退,所以选择尝试与诗歌同焚,同飞扬。
  写小说和写诗歌都是伤脑筋的事,简单而言,相同之处:都必须有一个完整的故事;都必须饱含情感;都要让读者看到文字的格局和意味深长的主旨。不同之处:文体、格式、篇幅等等,这大家熟知不累赘去说。我无论写小说或写诗歌,都要先活跃脑细胞,先把所见所想沉淀成我的语言,然后用适合的方式表露心迹,再作文学各种修饰和加工。而写诗歌让我更自由发挥,短小精炼的诗歌语言,更需要我动脑和抒情,我乐于这种苦难的磨炼。
123
  审核编辑:夏冰   
【编者按】 红尘会员   夏冰:
采访得很成功,让人看到一个诗人的风采。关于生命,关于诗歌,关于世上种种,我们能从这位诗人身上感受到很多。欣赏,推荐共赏!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1

  • 夏冰

    从两位诗人的对话中,能获得很多有益的东西。这就是幸运。

    2014-11-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