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文字,只有打工者的内心可以阅读

从诗歌里探讨许立志自杀的究因

作者:高骏森    授权级别:A    精华文章    2014-10-28   阅读:

  

  【自身心理的封闭心灵需要舒缓,心态需要调整】
  打工者的身份都很卑微,但我们也必须承认,有无数的基层打工者通过努力,等待、发现、寻找机遇,让自己翻身过来,在这座本不属于自己的土地上站稳了脚步的人。尤其像珠三角的东莞跟深圳两座城市,如今有本地居民户口的绝大多数都是最初从外地来这里打工的外省人,他们通过自己的勤劳、勇敢与智慧,血水、泪水、汗水,在时间的拼搏与洗礼中,闯出了今天。
  但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接受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不同,长大后走进社会,所面对的人生命运也就不同。我们从许立志的歌作品里分析出他跳楼自杀的两种外在原因后,还有一种主导的内在原因,就是他的自身心理心态问题。许立志自杀,以及他歌里的悲观黑色文字,我们不得不去关注他的童年、少年生活,他的家庭是一个怎样的家庭?家里有一些什么人,他与他的这些亲人关系相处的如何?掌握这些信息是相当重要的,可惜的是,我对这些都一无所知,也没有任何能力去到他家访问调查,在他博客里也没发现写关于他家庭的成员及小时候成长的环境与故事,只知道他是广东揭阳人,高中毕业后开始外出打工,四处漂泊四海为家,2011年到深圳打工至今,喜爱文学,尤爱歌,少数作品散见于《打工诗人》《打工文学》《特区文学》《深圳特区报》等刊物,更多见于网络或藏于抽屉,在生活的夜色里通过阅读和写作寻找阳光。这是他的小档案,在他博客里看见的。通过他的个人诗观“在生活的夜色里通过阅读和写作寻找阳光”一句,能发现,生活中的许立志是一个不善言谈、低调、忧郁的人,这些,肯定与他小时候与家人相处、成长的环境有关。我们不得不说,一个生活在充满爱的家庭和一个生活在阴郁的家庭长大的孩子,出来社会后面对的生活信念也是完全不同的。这一点儿,作为家长,是有很大一部分责任的,值得认真深思,同时,也值得每一个有孩子的家长去深思。
  另一面,就是诗人个人的心态问题。诗人敏感脆弱,似乎是天性。当我们面对眼前的环境无法再适应,再待下去时,其实,完全没必要再死死坚守下去,否则,悲剧迟早会发生。我们要学会转角、拐弯,跟写诗一样,提笔换行,美就会随即而来。《周易•系辞下》里有句话: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古往今来,无论军事上,还是政界、商界,都把它拿来运用,在我们普通人身上,一样行得通。
  工厂流水线上的生活实在难以适应自己,我们可以跳出来,改行做其他的。公司业务暂不去说,只说摆地摊做点小生意,这个行的通吧。然后根据生意行情,再来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梦想,价值观。24岁的年龄,毕竟还很年轻,大把的时光可以运用。可惜的是,你同许多诗人一样,都固执到了一个点上,这是诗人的悲哀。正如你诗歌《跳楼》所说:“他想着想着/往前挪了一步”。
  让我想不明白的是,兄弟,在十月一日凌晨零点你在新浪微博写下“新的一天”后,站在十七楼的阳台上想什么想的入神往前挪了一步,导致灿烂如诗的生命就这样昙花一现稍纵即逝了呢?
  风果子说:“你忘记绑上安全绳子才跳下去的,新的一天,祝你一切都好!”
  我也只能说,天堂没有诗,你无须再多想,也无需再多挪一步,悲剧不会再在你的身上发生。新的一天,祝你一切都好!
  2014年10月5—6日广州白云
12
  审核编辑:一碗凉茶   精华:一碗凉茶

上一篇: 《 泽田拓人的成长

下一篇: 《 《赏花》环复回文诗

【编者按】 往期编辑   一碗凉茶:
一篇沉重的作品,引人深思。以前看到这样一句话,很好的形容了诗人的自杀心理,那句话是“灵魂想要飞翔,肉体太沉重,于是挣脱了……”许多自杀者之所以自杀,除了对浮躁社会的难以认同和绝望外,也不排除他们个人的局限,比如坚固的我执(包括钻牛角尖)、对于名声和得到认同之类的强烈渴望。而大多数诗人自杀其实更多是源自内心理想与现实矛盾的不可调和,他们的内心世界总是充满了强烈的自我认识,所以不可避免的与世俗世界相对立,比如爱情,比如理想,比如生活,比如工作……深究之,这种心理上的问题,而是源自信仰上和世界观人生观上。个人并不认同这种价值观,人并不仅仅为自己活着,还有亲人,还有承担与责任。但每个人都有自己活法,尽管不认同但是也应尊重诗人的选择。逝者已近,生者节哀!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18

  • 五出眉心

              就这样,又一个诗人亲手熄灭了他自己仅燃烧了二四年的灯盏!就在他那年青的微光瞬间划过夜空之后,世界依旧归于海一样茫茫的黑暗与沉寂!
             之后,就有另外的一个诗人从黑暗中爬起,用深思的灵魂将四围的黑暗擦亮,悲愤地用手一一地指点给我们看,一个年青的打工诗人生存在怎样矽环境,让我们看他的意志是样被一点点摧垮,看他年轻的脖颈是怎样被一道道冷漠的绳索绞住,直至……
            你能沉痛地感到:家庭,教育,社会,亲情,友情……
            一个人再强大,终究抵御不了社会!良知呢?责任呢?仁爱呢?都被孔方兄同化了吗?!

    2014-12-13

    回复

  • 天韵呢喃

    改革最大的副产品是贫富的两极分化.这绝对不是社会主义,而是官和商联合掠夺社会财富的结果.其核心是腐败.

    2014-11-03

    回复

  • 梁星钧

    极导致追求极致而出现偏执,作为艺术的终极追求可以,但作为做人绝对是不行,故从此角度说,诗人也不妨多写写散文,写散文自然要好些,写散文对修炼人生,特别舒展心灵和挖掘净化心灵具有重要的作用。退一步说,一个人如果无法生存生存不了况且要坚强地生存,笑对、面对和忍对世界的风雨(张学良比蒋介石活得长故他终胜),何况生存境况差些艰难些者更应当坚挺,这才理真正的强者和英雄。故要谨防我们的许多作者往往笔头很硬而实际人性很软,这种不和谐的局面要尽力和尽早打破。啰嗦了。问候作者并向去者哀悼!

    2014-11-01

    回复

  • 梁星钧

    多少人知道吗?答案是否定的,这说明我们这个时代,经济金钱至上的社风是否出了点问题?答案必然是肯定。艺术品都有它的寓意性。作者在分析许立志诗作的同时给他寄寓了深切的哀悼并对这个社会里许多麻木的人群里致以叩问。骏森来自同样的社会底层,有切肤的感同深受,又作为写诗的同路人,所以他这篇激情的反思与社会问题叩问有着非同凡响的力量。顺提昨天我在读这篇时,对同室的同事说,诗人自杀的太多,可能根源于他们的过激过



    2014-11-01

    回复

    • 天韵呢喃

       自杀的人,何止诗人?只是,很多人默默无闻地死去,什么也没有留下而已.这部只是诗人的问题,而是社会问题.这篇评论,非常到位.

      2014-11-03

      回复

    • 高骏森

       问好呢喃老师,共交流,共切磋。祝好!

      2014-11-07

      回复

  • 梁星钧

    三是关于许立志诗歌及之死。这更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及深刻的悲剧。近年诗人之死已频现,除了诗人有时是“狂人”的自身过极及脆弱不坚的因素之外,有没有别的如可关心关爱和社会挽救的因素呢?应当是有的。作者恐怕重点提及到诗人几番暗示自己要去,咋没人去关爱和挽救?我读时就心底说,高骏森文友既然这么深切知晓痛彻肺腑咋不首先介入去心理疏导和挽救?当然此言是句玩笑,因他并不知情,所有的这些都是他后来才知晓。那么当时就没

    2014-11-01

    回复

    • 高骏森

       立志只跟我见过一次面,见面也没说什么,他的作品我也几乎在他在世时也没有读过,而且他走的网站和论坛跟我也完全不一样,直到他自杀了朋友给我信息,我才走进他的博客读他的诗歌,以及,在朋友的一篇对他悼文里我知道很多人都知道了他这些关于自杀倾向的诗歌而无动于衷才写的。我只能深深的表示歉意与惭愧,对不起立志兄弟。

      2014-11-07

      回复

  • 梁星钧

    二是作者提出了一些相关和引人深思的重大社会问题值人思考。比如沉重的应试教育及不包分配问题的弊端,这已实际成为阻碍我国教育事业的有益发展,并很难进入世界先进教育行列的为众人所诟病的重大疑难杂证。又比如农民工打工者的生存艰难与社会关注,不仅是全国人民也是政府高层应当密切关注并着力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都是源自评论主人公之诗而引发的,其悲剧和现实意义更加深刻。

    2014-11-01

    回复

  • 梁星钧

    这篇我间断读过,当时也审过,因别的事介入而搁下了。总之读了作者这篇我有几点体会:一是作者以饱满的激情、热情和人间真善美情,给予该事件予以尽力客观而真实的个体体验式报道及提出疑问反思,体现了一个人文作者的可贵良知及精神境界;

    2014-11-01

    回复

  • 帘外落花

    肉身是精神租借的躯壳,我这样想着,可是我不舍得死亡,虽然死亡无处不在,可我眷念这个尘世的一切,尤其是我的亲人和爱情

    2014-10-31

    回复

    • 高骏森

       说的很好!不管我们身在何处,不管我们从事什么工作,珍重生命,占据首位!问好!

      2014-10-31

      回复

  • 黄尘刀客

    好作品,读之沉痛。

    2014-10-31

    回复

    • 高骏森

       黄老刀来读作品并留言,真是难得,感动死了。

      2014-10-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