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文字,只有打工者的内心可以阅读

从诗歌里探讨许立志自杀的究因

作者:高骏森    授权级别:A    精华文章    2014-10-28   阅读:

  
  他想着想着
  往前挪了一步
  ——许立志《跳楼》(2013年11月5日)

  打工人许立志走了,放下了他还未写完的稿,未阅读完的书籍,未点燃的蜡烛,以及那抹常年没拉开的窗帘,那颗在深圳热土上寻找还未寻找到的温暖词语,带着24岁歌般的黄金年龄,在祖国65周岁生日凌晨零点留下了一句“新的一天”四字博文后,悲壮地在深圳市一幢17层高楼飞跃而下,去了另一个世界。他的死震动了诗歌界,也震动了千千万万个打工游子的心。
  是什么原因让一个才华横溢的青年做出让世人难以相信的悲壮举动?又是什么原因让一个生活在国富民昌的社会青年发出如此悲观绝望的哀鸣?我们在他的部分诗歌作品里,找到了一些究因。
  写诗是他的副业,许立志的正规职业是打工,车间流水线上的一名普通员工,曾在富士康工作过两年。打工二字在今天的我们耳朵里听来,已没有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那么沧桑沉重了,主要原因是社会不断进步,国家对务工人员无论是物资收益,还是精神收益,都有了显著的提升。然而,真的是这样吗?如果没有在大型工厂流水线上亲身体验过打工生活的人们,是怎么也感受不出郑小琼说的“打工是一个沧桑的词”含义的,正如许立志诗歌所说“这文字,只有打工者的内心可以阅读”。

  【国家教育部值得严重思考的话题】
  掩卷而思,打工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身份?他们的命运到底掌握在谁的手中?他们的未来定位到底在哪个方向?尤其是在工厂从事一线流水的卑微职工,他们和我一样,没有高学历,没有殷实的家庭背景,没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没有良好的人脉关系,为了生活,为了每月仅有的一点儿薪水,不得不整天面对暗无天日的嗡嗡车间马不停蹄的操作着重复千遍万遍让人麻木的同一动作,没有发言权,没有自主权,没有反驳权,没有对错之分。有的,是服从命令,任人吆喝、摆布,青春,就这样在流水线上流逝,一去不复返。
  许立志在他的诗歌《我就那样站着入睡》写到:“眼前的纸张微微发黄/我用钢笔在上面凿下深浅不一的黑/里面盛满打工的词汇/车间,流水线,机台,上岗证,加班,薪水……/我被它们治得服服贴贴/我不会呐喊,不会反抗/不会控诉,不会埋怨/只默默地承受着疲惫/驻足时光之初/我只盼望每月十号那张灰色的薪资单/赐我以迟到的安慰”。在《在车间,我的青春在此搁浅》里写到:“白炽灯为谁点亮/流水线旁,万千打工者一字排开/快,再快/站立其中,我听到线长急切的催促/怪不得谁,既已来到车间/选择的只能是服从/流动,流动/物料与我的血液一同流动/左手用于白班,右手用于晚班/老茧夜以继日地成长/啊,车间,我的青春在此搁浅/我眼睁睁看着它在你怀里/被日夜打磨,冲压,抛光,成型/最终获得几张饥饿的,所谓薪水/我听到的打工生活略显疲惫/流经血管,它终于抵达笔端/扎根于纸上/这文字,只有打工者的内心可以阅读”。我想,即使没有在工厂流水线上体验过的读者,当读到这两首诗后,也绝对会在心头颤抖一下,或许震动的不那么明显,但只要有,哪怕是小小的余震,也会引起高度的紧张与重视。而对于我们这些亲身经历过、体验过,甚至现在正在经历体验的读者来说,心中的震动就会地动山摇。我们在文字里反复咀嚼,一定能嚼出里面的辛酸、苦泪、麻木、无助,嚼出一个个打工者憔悴、沧桑、卑微、彷徨,和实际年龄不匹配的清晰面孔。于是,我们不禁会放下所有,来思考一个严重的话题——在这个改革开放,人权自由的平等社会,请问,打工者的人权与身份,到底是否存在?!如果存在,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打工诗人(作家)写出这么多让人心寒颤栗的作品?如果不存在,那么,再请问,在这个被称为人权自由平等的社会里,打工者是否就不能称为人?如果不被称为人,那么,他们又被称为什么?能在宪法上注明吗?这也就是许立志说祖国给了他痛苦,他要选择在祖国生日这天结束自己的生命。当然,他的这句话说得非常孩子气,非常偏激,但我们也不得不从他这句话中思考出一些令人深思沉重的问题,那就是关于当今教育,为什么之前的学生读书后国家包分配工作,而现在家长花这么多钱培养一个孩子读完大学,毕业后工作不仅不包分配,就业还这么的艰难?我认为,这个话题值得国家教育部门慎重思考。之前我们的国家不够富裕,学生读完书书后工作分配,现在国家无论是物质、还是经济、教育,都发达了,工作却不再分配了,出现了新的名词打工,于是,导致了贫富两极分化极其严重,也导致了这么多农民工在城市里生存悲剧的发生。这个问题其实国家完全有能力解决,但为什么就是不去做?作为同在社会底层打工的我,对这个问题经常反复思考,但最后得到的是无任何标准答案。国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富强,都是由人来管理与建设的,每一个人,若都把他用到核心的位置,这样,不就公平、悲剧减少了吗?我们知道,这样做仍然做不到至善完美,但相对来说,要平稳许多吧,绝不会出现杜甫诗中所说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严重现象。

  【社会要对农民工具有密集的人文关怀】
  诗人同小说家,在大众人眼中与普通人是不同的另类人。他们把诗人称为精神病,把小说家称为疯子,这一说法不是没有道理。诗歌是所有文学体裁中语言最求凝练,艺术最求高档,理解最困难的一种文体。一件事情,小说家需要几千、几万字才能解释清楚的,到诗人这里,只需一句话甚至一个字就把它解释清楚了。所以说,诗人无论是情感,还是思想,也是所有人群中最敏感,最脆弱、最复杂的。精神病患者有自杀倾向,疯子一般是没有自杀倾向的,所以,精神病患者要比疯子可怕,拿到这里说,诗人要比小说家可怕。现实生活中,我们看见的精神病患者,如果没有人日夜监守,他很容易就自杀了,这一点儿,在诗人身上体现的最多,古代有屈原、近代有王国维,当代争议最多的有海子、顾城、吾同树,以及最近的卧夫、许立志,他们都是诗人,他们都是自杀而死,他们的死亡原因各有不同,但也有一些是相似之处。尤其是九十年代中后期到现在,诗人在这片国土上已经没有任何的身份与地位,他们被人唾弃、鄙夷、谩骂、嘲讽。在诗人前面冠上“打工”二字,就更显得身份卑微。更让他们可悲的是,连自己同母异父的兄弟官方文学都不友好支持帮助他们,还被冷嘲讥讽。祸不单行的命运,可想而知,他们的精神、人格、地位,在这个社会何处安放?故乡也不再是小时候眼里的故乡,它变得越来越陌生、荒凉,正如郑小琼说的“城市是我们这群打工人呆不下的故乡,乡村是回不去的故乡”。
  说了这么多,我最想说的,就是这个世界需要有人文关怀,心灵的疏通极为重要,尤其是对生活在城市底层的农民工,否则,许立志的死,只是一个代表,一个开始,悲剧在今后将会继续上演,且越来越严重。读过许立志诗的人都清楚,他的自杀并不是什么谜,因为,他在自杀早几个月前,甚至更早(2013年开始)就在诗里公开发出了自杀信号,这信号说白了,是他向外界发出的求救信,而不是死亡信。他并不想死,只是现实被困的实在不知道该用怎样的方式让自己走出来,一个人的力量再大,也有弹绝粮尽的时候。只是,他向外界发出的求救信号不是正面来的,而是从反面来的。这样的做法,原因有三,一、他现在所处的困境让他极度绝望悲观;二、所有文人都具有的高度自尊,拉不下面子直接向人说明主题需要帮助;三、诗人写诗一贯的风格、惯性使然。但不管从哪一方面来看,有一点儿摆在众人面前是非常明确、非常直观的,那就是,许立志想自杀,自杀倾向非常严重,我们必须及时挽救这个人,否则,后果将难以想象。这些信号诗作为活跃在诗歌界的朋友并不是没有看到,如果当时他们就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直接联系上他给他做思想上的梳理与开导、抚慰,让他孤独无助的心门打开,把里面的愤懑与苦愁放出来,让风和阳光输送进去,就绝不会有这次的悲剧发生。尽管,这次躲过了,我们不敢保证以后会不会有,但前面我已经说过,这个世界需要有人文的关怀,这个人文的关怀是要不断持续进行下去的,而不是一次性来个彻底,这是不负责任的想法与做法。但遗憾、令人痛心的是,当有人早已发现许立志向外界发出这些死亡征兆的信息后,并没有任何人及时去帮助他开导、疏通、化解,全都视而不见。这是一种怎样的无情冷漠呀!让我想起了早几年前佛山市两辆大车碾轧两岁的小悦悦后,十八个冷漠的路人从小悦悦身边路过都视而不见的人,人性的冷漠竟然苍凉到这个程度,真的可怕、可悲!远的不说,我们说近的,许立志在今年7月9日发表在新浪博客7月2日同3日写下的三首诗歌里,完全能发现他自杀的信息越来越浓,也完全能发现他期待有人救他的心越来越迫切,《本命年》他写道:“本命年是一道槛/我怕自己过不去”。就这么两句,明显就是向外界发出的求救信嘛。许立志是1990年出生的,1990年是马年,今年正好也是马年,许立志年满24岁。算命的都说,人遇本命年会有诸多不顺。许立志在这两句诗歌中的一个“怕”字,很明显很直截了当的就是希望有人能帮助他跨过这道槛。“怕”字的出现,证明他还是对生命抱有希望的,只是自己不知道该怎么活下去,希望有人指点迷津,可他盼来的是绝望。3日写的《我弥留之际》就更充分的表明了他自杀的浓郁信息,但仍盼着最后一丝求救的光能射进来,“所有听说过我的人们啊/不必为我的离开感到惊讶/更不必叹息,或者悲伤/我来时很好,去时,也很好”。里面的“人们”二字,暗示的就是所有看见他这首作品的读者,能发出一颗悲悯的慈心,伸出一只手拉他一把。“我来时很好,去时,也很好”,这只是诗人的一句客套话罢了,完全不是他的真实心声。然而呢,然而诗人最后盼来的,是彻底的绝望。其实,在诗人跳楼的那一刻,他的大脑一直是清醒的,不然,在他这首《我弥留之际》诗歌出来后,如果不是我说的求救信,那么,他马上就采取行动结束了自己的性命,但在这首诗歌写出来公开发表后,并没有自杀,这证明,我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他在等,等待时机,让人发现后来救他,因为他也知道,发在网络的作品,不是一下子就有人去读的,总有个时间过程。可结果呢?等了这么久,仍没有见一个人来。7月13写的《我一生中的路还远远没有走完》里面非常清晰的发出了求救信号:“我只能这样平躺着/在黑暗里一次次地发出/无声的求救信号/再一次次地听到/绝望的回响”;7月19写的《我知道会有那么一天》,到最后面对我们读者公开的最后一首诗歌,7月20日为他已逝去的亲人、祖先们写的《团聚》“孩儿离开这么多年,你们都寂寞了吧/来来来,孩儿这里有酒有肉,有蜡烛有纸镪/喝完烧完,孩儿将化成一把骨灰/以四处飘散的形式与你们团聚”,昭示着他生命走向终点。这最后的三首诗歌上传到新浪博客的时间是7月22日00点12分20秒,距他跳楼死亡的时间刚好70天。这70天里,他是在一种怎样的希望等待与悲观绝望中度过的呀,如果这70天里,有一位人拿着他的诗站在他的面前或是坐在电脑前跟他心灵的沟通,悲剧还会发生吗?他在跳楼前四天,也就是9月27日晚上9点15分发表在新浪微博里的微信,“时刻铭记:不要给自己施加太大压力,不要压垮自己,完美主义是不存在的,中庸不一定就是贬义词,年轻人就应该对自己狠一点,但也别忘了适时休息,只要命还在,阳光总会到来。”好吧,他想得到,说得到,理解的到,但就是做不到,这绝不是只有许立志一个人这样,在很多人身上都这样。
12
  审核编辑:一碗凉茶   精华:一碗凉茶

上一篇: 《 泽田拓人的成长

下一篇: 《 《赏花》环复回文诗

【编者按】 往期编辑   一碗凉茶:
一篇沉重的作品,引人深思。以前看到这样一句话,很好的形容了诗人的自杀心理,那句话是“灵魂想要飞翔,肉体太沉重,于是挣脱了……”许多自杀者之所以自杀,除了对浮躁社会的难以认同和绝望外,也不排除他们个人的局限,比如坚固的我执(包括钻牛角尖)、对于名声和得到认同之类的强烈渴望。而大多数诗人自杀其实更多是源自内心理想与现实矛盾的不可调和,他们的内心世界总是充满了强烈的自我认识,所以不可避免的与世俗世界相对立,比如爱情,比如理想,比如生活,比如工作……深究之,这种心理上的问题,而是源自信仰上和世界观人生观上。个人并不认同这种价值观,人并不仅仅为自己活着,还有亲人,还有承担与责任。但每个人都有自己活法,尽管不认同但是也应尊重诗人的选择。逝者已近,生者节哀!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18

  • 五出眉心

              就这样,又一个诗人亲手熄灭了他自己仅燃烧了二四年的灯盏!就在他那年青的微光瞬间划过夜空之后,世界依旧归于海一样茫茫的黑暗与沉寂!
             之后,就有另外的一个诗人从黑暗中爬起,用深思的灵魂将四围的黑暗擦亮,悲愤地用手一一地指点给我们看,一个年青的打工诗人生存在怎样矽环境,让我们看他的意志是样被一点点摧垮,看他年轻的脖颈是怎样被一道道冷漠的绳索绞住,直至……
            你能沉痛地感到:家庭,教育,社会,亲情,友情……
            一个人再强大,终究抵御不了社会!良知呢?责任呢?仁爱呢?都被孔方兄同化了吗?!

    2014-12-13

    回复

  • 天韵呢喃

    改革最大的副产品是贫富的两极分化.这绝对不是社会主义,而是官和商联合掠夺社会财富的结果.其核心是腐败.

    2014-11-03

    回复

  • 梁星钧

    极导致追求极致而出现偏执,作为艺术的终极追求可以,但作为做人绝对是不行,故从此角度说,诗人也不妨多写写散文,写散文自然要好些,写散文对修炼人生,特别舒展心灵和挖掘净化心灵具有重要的作用。退一步说,一个人如果无法生存生存不了况且要坚强地生存,笑对、面对和忍对世界的风雨(张学良比蒋介石活得长故他终胜),何况生存境况差些艰难些者更应当坚挺,这才理真正的强者和英雄。故要谨防我们的许多作者往往笔头很硬而实际人性很软,这种不和谐的局面要尽力和尽早打破。啰嗦了。问候作者并向去者哀悼!

    2014-11-01

    回复

  • 梁星钧

    多少人知道吗?答案是否定的,这说明我们这个时代,经济金钱至上的社风是否出了点问题?答案必然是肯定。艺术品都有它的寓意性。作者在分析许立志诗作的同时给他寄寓了深切的哀悼并对这个社会里许多麻木的人群里致以叩问。骏森来自同样的社会底层,有切肤的感同深受,又作为写诗的同路人,所以他这篇激情的反思与社会问题叩问有着非同凡响的力量。顺提昨天我在读这篇时,对同室的同事说,诗人自杀的太多,可能根源于他们的过激过



    2014-11-01

    回复

    • 天韵呢喃

       自杀的人,何止诗人?只是,很多人默默无闻地死去,什么也没有留下而已.这部只是诗人的问题,而是社会问题.这篇评论,非常到位.

      2014-11-03

      回复

    • 高骏森

       问好呢喃老师,共交流,共切磋。祝好!

      2014-11-07

      回复

  • 梁星钧

    三是关于许立志诗歌及之死。这更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及深刻的悲剧。近年诗人之死已频现,除了诗人有时是“狂人”的自身过极及脆弱不坚的因素之外,有没有别的如可关心关爱和社会挽救的因素呢?应当是有的。作者恐怕重点提及到诗人几番暗示自己要去,咋没人去关爱和挽救?我读时就心底说,高骏森文友既然这么深切知晓痛彻肺腑咋不首先介入去心理疏导和挽救?当然此言是句玩笑,因他并不知情,所有的这些都是他后来才知晓。那么当时就没

    2014-11-01

    回复

    • 高骏森

       立志只跟我见过一次面,见面也没说什么,他的作品我也几乎在他在世时也没有读过,而且他走的网站和论坛跟我也完全不一样,直到他自杀了朋友给我信息,我才走进他的博客读他的诗歌,以及,在朋友的一篇对他悼文里我知道很多人都知道了他这些关于自杀倾向的诗歌而无动于衷才写的。我只能深深的表示歉意与惭愧,对不起立志兄弟。

      2014-11-07

      回复

  • 梁星钧

    二是作者提出了一些相关和引人深思的重大社会问题值人思考。比如沉重的应试教育及不包分配问题的弊端,这已实际成为阻碍我国教育事业的有益发展,并很难进入世界先进教育行列的为众人所诟病的重大疑难杂证。又比如农民工打工者的生存艰难与社会关注,不仅是全国人民也是政府高层应当密切关注并着力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都是源自评论主人公之诗而引发的,其悲剧和现实意义更加深刻。

    2014-11-01

    回复

  • 梁星钧

    这篇我间断读过,当时也审过,因别的事介入而搁下了。总之读了作者这篇我有几点体会:一是作者以饱满的激情、热情和人间真善美情,给予该事件予以尽力客观而真实的个体体验式报道及提出疑问反思,体现了一个人文作者的可贵良知及精神境界;

    2014-11-01

    回复

  • 帘外落花

    肉身是精神租借的躯壳,我这样想着,可是我不舍得死亡,虽然死亡无处不在,可我眷念这个尘世的一切,尤其是我的亲人和爱情

    2014-10-31

    回复

    • 高骏森

       说的很好!不管我们身在何处,不管我们从事什么工作,珍重生命,占据首位!问好!

      2014-10-31

      回复

  • 黄尘刀客

    好作品,读之沉痛。

    2014-10-31

    回复

    • 高骏森

       黄老刀来读作品并留言,真是难得,感动死了。

      2014-10-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