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训导(随笔)

作者:冷血无情    授权级别:A    编辑推荐    2014-09-30   阅读:

  
  小时候,爹妈常常唠叨:“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坚信不移。我爹读过四书,有时候也好来几句子乎者也。他总是拿《三字经》和《小儿语》上的话来教我。其实,我那时的心,哪能在这上。太多时候,好些的句子,背是背下来了,意思却多是不通。现在想来,那《三字经》和《小儿语》,也是我们乡下孩子所能见到的最好的道德教材了。
  我家处在农村,爹妈的心思我晓得,他们就是让我为他们争气,光祖耀宗。我爹最爱跟我讲的,就是我们刘家祖宗中的读书人。他讲他们的聪明,他们的轶闻趣事。我后来听得熟悉了,也把这些讲给我的小伙伴们,可我从来没想过要学他们。我觉得,他们离我太远了,再说,我也没有他们那样聪明。倒是这个“苦中苦”与“人上人”,从此记住了。尽管我从来也不爱吃“苦中苦”,更不想做“人上人”。
  上学的日子,老师训导:“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要有一个远大的理想。”“习”自然是学的,不然老师不允,爹妈也不行。只是这“好好”,就很有些水分了。“天天”也是有的,但怎么“向上”,我总也是说不清楚。这学上的,是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时间是不少了,别说“远大”的理想,就连不“远大”的,最终也没有一个。不过,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是一辈子也不能忘却的了。
  其实,上小学时,我还记住了一个刻骨铭心的字,那就是“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的“焉”字。这是四年级的事,学校里“批林批孔”,让我们每个人都准备一个发言稿。“批林批孔”的稿子,我们怎能写上?思来想去,也只有照报上的抄了。那份稿子,其实我抄得很认真的,可临上场时,却找不到了。灵机一动,就拿了同学的上去读。这一读,出了漏子,才念了题目,就认不得字了。班主任一时恼怒,就朝我额头上一指头戳来。我下意识躲了一下,没躲开。那指头,正好戳到了两只眼睛的中间。很疼,却不敢声张。下学回家,我妈发现了这个,老师的那一指头,居然戳掉了我的一大块皮。于是,这个“焉”字,就记在心里了。
  走上社会,记不清从什么地方见到的这样两句话了:“闲谈莫论人非,静坐当思自过。”觉得它好,就抄下了。同事们翻到了我的本子,见几处都写着它,就笑我,现在都什么社会了,还弄这么两句破话,简直就是一个出土的古董。他们笑他们的,我却行我自己的。说实在的,与大家同坐,不论人非,谈何容易!我所能做的,也就是尽量让自己少说话,或者不说话。为了约束自己,我让一位爱书法的朋友写了八个字:守口如瓶,沉默是金。把它们挂在自己的单身宿舍里,来警示自己。这样做了的结果,是我学会了忍耐,也学会了倾听。
  静坐当思自过,它对我的确是好处多多。年轻时候,无论做什么,总觉得自己是对的。尤其是刚走上社会那阵,血气方刚,把一切都不放在眼里。这话对我产生的作用,就是让我形成了一个反思自己的习惯。朋友们总笑我,褒义的说是宽容厚道,与世无争;贬义的说则是生性邋遢,无所事事。我也不以为意。至今想来,这两句话,就象我的左右铭,让我处世做事,念念不忘。
  后来又得一句:“不要紧,多打几枪就会有命中的。”同样抄下来,为之不断。那时节,我疯狂的写作,疯狂的投稿。可是投出的稿子,不是泥牛入海,就是得到一张面孔冰冷的铅印退稿单。我失望过,也迷惘过,但我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静坐”与“不要”的话语,没有谁执意地教我,也没有谁刻意地强迫我,我全是不经意得来。可就是这两句话,让我的人生,有了一个支撑点,也让我有了自己的事业:前者的益处是,闲时多读书,遇事多反思;后者的好处是,未及不惑之年,居然也有大小数百篇作品变成了铅字。
  2002年,山西《青少年日记》,要把我作为封三人物推出,还要题字。我毅然写下了这样几句:与其讨好别人,不如武装自己;与其计避现实,不如笑对人生;与其听风听雨,不如昂首出击!以后应邀多次讲座,学生们在热血沸腾之时,总要我给他们送几句话,我几乎是不加思索,就把这几句送给他们了。我想,我喜欢的,他们不一定喜欢。我也不想训导他们,只是希望这几句话,对他们在成长能多少起点儿作用,那就善莫大焉啦!
  
  审核编辑:贝贝   推荐:贝贝

上一篇: 《 谁把天真遗落在似水流年

下一篇: 《 妈妈与婆婆

【编者按】 往期编辑   贝贝:
作者通过伴随自己成长的一些事情与话语,告诫自己做人的道理。这些话语都是鼓励着作者茁壮成长的精神动力,是对生命的训导。其实,这样的话语,不仅单单是对作者本人,对广大的读者也是一种让人受益的训导。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