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情诗点染】落月摇情满江树

赏析“春江花月夜”的语言

作者:行吟者    授权级别:C       2014-01-13   阅读:

    说起“春”语言的特点,首先让人感到的是:口语化,平白流畅。这一特点贯穿全,只有少许两处有些文雅,但不拗口,通篇如行云流水。这点源于乐府歌词,唱的东西,不像写的东西,必须上口,一听就懂。

  源于清商吴歌而带来的第二个特点是语音和谐,韵律跌宕。全有九个小节,各节韵脚依次为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整篇如波浪起伏。它采用的是七言歌行体,即每句都是二二三音尺结构。如春江、潮水、连海平。全诗只两处(青枫浦上、捣衣砧上)例外,整齐中带来些微变化。这种句式配合每句中平、仄调的变换,加上每节的换韵,使得诗歌唱读起来,活泼轻快,宛转悠扬。这种听觉的愉快与从诗中意境获得的情感脉动相吻合,极易令读者达到审美高潮。如:“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使人魄动神移,心旌摇摇。

  “春”诗语言的第三个特点是清新文雅。这样一篇九组联句的长诗,如果只有平白的语言即使通顺流畅,也不会有高雅的意趣。如诗中第二节的“汀上白沙看不见”,口头语,再直白不过。但与前一句搭配起来“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一下子品味提高,意境全出。试想,月光泻于花树,霜色隐现芳菲,银辉洗尽繁华,白沙溶入空蒙。这个“看不见”成了诗境的迷茫。一雅一白,竟脱俗超凡。类似的效果还有“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后一句直白,在前一句引领之下,相映成趣。

  叠字连缀,也是“春”诗一个特点。如“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江潭落月复醒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这种句法对后世诗词有广泛的影响。如在一句中的叠字有“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唐,赵嘏,江楼有感);两句顶针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唐,白居易,琵琶行)。甚至见于清人的鼓词:“醒来人在潇湘馆,泪比湘江一倍浓”(清,韩小窗,黛玉悲秋)。现代诗人冯至,在他的长诗“帷幔”中,说到尼庵的寂寞时,也巧妙地用了这样的句法:“过了一天,恰便是过了一年,眼看就是一年了,回头又好像一天。”一年和一天的叠字连用,尼庵的生活多么震撼人心。这可说是“春”诗语言的特点之四。

  第五个特点,“春”诗有几处使用了排比句和对偶句。‘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像‘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在全诗中反复运用。如乐曲中的重唱。排比句在重叠中显变化,对偶句在变化中现工匀。回环不断。深得相补相成的艺术效果。这种对偶排比在后代的诗文中更是屡见不鲜。如“谁家绿酒欢连夜?何处红楼睡失明?”之类,当然是否直接受“春”诗启迪,也无从考察了。

  最后一点,“春”诗的用典,全诗只有一联,“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很巧妙。鸿雁传信,尺鱼素书,是说把信绑到雁腿上,塞到鱼肚子里,传向远地的亲人。这里说苦于干不成。用了很耐人寻味的句法。虽有鸿雁长飞,而光不抵,不知在哪里。鱼跳了一下又沉到河底,水面上空留一圈圈涟漪。这后一句是很令人觉得渺茫而感伤的。

  当然,“春”诗语言的更值得赏析的,是它创造了许多优美的诗的意象,这一点只好留到以后去品评了。

  [注]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蜿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注]张若虚唐代诗人,扬州人(今属江苏)曾任兖州兵曹。生卒年、字号均不详。诗仅存二首。清末王罔远评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李贺、商隐,挹其鲜润;宋词、元诗,尽其支流。”

  
  审核编辑:梁星钧   
【编者按】 红尘会员   梁星钧:
抓住了特点的赏析,纲目清楚,内容细致。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3

  • 三旬

    看叠字连缀部分尤其有感觉,原本只觉读起来有韵律感,平添了一丝意境,原来这对后人的创作还有如此影响。千古名作,果然非凡。

    2016-07-19

    回复

    • 行吟者

       旬,有空多读点古典,花不了多少时间,浏览一下,从诗经和乐府开始,多交流。

      2016-07-19

      回复

  • 行吟者

    谢星钧的概括,引领读者,发人深思。

    2014-01-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