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弯弯的月亮》谈周云和的精神载体

作者:红卫兵    授权级别:A       2014-01-13   阅读:

    《弯弯的月亮》作品解读

  翻开杂志,摆在头条的《弯弯的月亮》是一部很耐读的小说

  这部中篇小说以青林的视角叙写了替哥还账,供两个娃儿读书的故事。作者赋予了青林这一人物真切的生命质感和典型的性格特征。小说中的青林饱受沧桑,他身上映现了中国老百姓的优良品质:诚信、节俭、耐劳等。为了还账,他挑河沙,运水泥,搬材料,倒垃圾,做最没有技术性的劳力活路。但是,李润润借他的钱用另类方式还钱,用青林的话说:还想挣我的钱,把肠子想断了装不得屎。他勤巴苦做,省吃俭用,还掉5000元,又定下还掉1万的目标。他目标清楚,一心一意挣钱还账。其后是受到同行的收拾。其后是病危通知,再其后是老婆德芳讨债,娃儿打架,王表叔要得“刀头”,到最后青林躺下,定定地望着那弯弯的月亮等等情节。在若干情节和角色中,体验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怎样地在生活的底层挣扎和奋斗。

  读《弯弯的月亮》,最亲切的是文字。从文字中透着语言血肉关系的东西——生活。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是怎么深入生活,认识生活,反映生活的。作者写出了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作品具有它应有的生命力。

  《弯弯的月亮》作品分析

  小说主题催人奋进,语言诙谐幽默,那种扑面而来的生活和呼之欲出的人物塑造,真的是一种朴素人格的真实写照。这些人物,总能牵动我心灵久违的那根柔丝,并扯出心底的疼来。

  《弯弯的月亮》不是照搬现实世界,作者为我们创造出一个精神世界,可点可圈。

  主题核心是“诚信的品质”。从做梦捡到钱到李润润的行与为,展现了青林肩负起替哥还债的使命。可是,面对打工生活中的种种艰难困苦,他相信自己诚信的力量,以精神为支柱,让“诚信无价”发挥它的光和热。

  情节核心是“一波三折”。作品紧紧围绕“还账”展开情节,通过设置李润润借钱,用自身资源还钱,德芳追债,青林挣钱等等细节把底层生活演泽得淋漓尽致。期间饱含了希望和失望,挣了钱又失去钱,失去钱又再挣钱,到头来还是“歇菜”。作品中人和事的发展,具有前呼后应的逻辑性。

  语言核心是“诙谐幽默”。作品语言运用非常好。作者平素得来的方言口语通过提炼更加加深了人物冲突时具有的特殊个性,这种个性的形成是由本身的社会处境,遭遇、个人气质等决出的。

  作品的情节是人物的历史,也是人物性格发展的过程。作者紧紧抓住人物的命运不放,写出人物的命运,写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也写出了人物的复杂性。作者把各方人物,各种冲突纠葛在一起,拧成一股绳,围绕一个核心事件(替哥还债),一个中心思想(诚信的品质),通过一切手段的描写,最终表现了人物的命运。

  《弯弯的月亮》精彩之处

  德芳讨债的情节很精彩,在“人物动作”方面,具有特定的色彩和情调。令读者兴奋而惊叹这个人物的泼和辣。同时作者在叙事中的“弄引法”将锅儿的幸福陶醉,脑浆迸溅,血肉横飞的惯锅儿事件,带给读者一种审美的愉悦。

  这部作品有着独特的魅力,虽不是非凡之作,但也不能等闲视之,因为它给了我们作为读者的深刻反思和艺术享受。小说抓住青林替哥还债所展开的各种苦苦挣扎,这使小说节奏步步奔紧。主人公的梦想和奋斗是有力的推进力量,心理描写比较成功。让人读出了小说构思上的意外景致,即合理又回味无穷,让读者感受到了现实生活中的无奈、纷乱、变调。

  《弯弯的月亮》读后感

  可以说作者的小说构思是很成功的,她不猎奇,而是尽量在字里行间如流泉水似地一点一点把读者心灵给渗透,最终达到感染读者的艺术效果。从这一点上能看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底蕴和功力。

  《弯弯的月亮》中的方言。让我们再读一读这些方言吧:…头发吹得溜光,衣裳裤子穿得溜伸……亏体力……肿得像泡粑……踩紧踩紧地找一背……一个黄桶箍拦腰抱住……刀头……饿老鸹……等等。上述方言俚语的话语,除了传达信息,还透出一方人们的性情喜好、想事和言谈的特点。在读者眼里,这种话语最能显示出地方风韵,传达出乡土情趣。文学作品中的方言是文学作品中刻画人物、抒发情感、揭示生活的得力工具,是一个不可小视的表现手段。方言与普通话在文学创作中各有不同的审美特征和表达方式。方言能使作品风格更纯正自然,它表现了一地的生活,一地的人物,展示出此地的独有色彩。方言、乡音,使人倍感亲切。作者在《弯弯的月亮》中运用的这种独特的乡土情趣恰恰是当下文学意境所珍视的,追求的。作者使用本地方言行文,从而带有了很强的地域色彩。读《弯弯的月亮》,能读出作者情不自禁地运用方言来表达的情感、刻画的人物。作者可称之为语言家。

  常言道:“最干净的水是泉水,最精炼的话是谚语。”又闻“谚语——语言中的盐。”

  文学作品中的方言也是我们的民族语!这样的作品更好看,更耐看。

  《弯弯的月亮》,是作者的精神载体。

  
  审核编辑:梁星钧   
【编者按】 红尘会员   梁星钧:
视角独特。重点突出,展开略显不够。浅见。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1

  • 黄叶斌

    点评不错,很有个性感受。
    建议:如果不是长篇评论,可以去掉小标题。

    2014-01-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