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译民族性格密码的文学叙事

——读姜戎长篇小说《狼图腾》

作者:黄叶斌    授权级别:A    精华文章    2014-09-17   阅读:

  
  国民性问题,历来是中国问题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在文学叙事方面,鲁迅先生的系列小说,以鲜明而尖锐的历史视点、典型而生动的人物形象、真实而凄凉的社会环境,为我们的文学长廊增添了一幅幅令人心悸而回味的艺术画面——如祥林嫂、孔乙己、华老栓、狂人和看客人等,几乎是软弱无能卑贱屈辱忍辱负重的代名词。他们是中国社会特定时期众生相的“这一个”,也是中国民族性格的集中体现与真实反映。那么,在当代社会的中国,这种民族性格有何变化?在不同的华夏民族之间,这种性格产生的历史原因是什么?在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之间,他们的杂糅、影响、交融、渗透、碰撞、异化,对于当今社会的启示意义何在?
  于是,姜戎的长篇小说《狼图腾》,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和思考这个问题的文学话题,一个破译民族性格密码的文学叙事蓝本。
  作者的小说本意,不在于提供一个历史教科书似的范本,而是通过具体而形象的生活场景与人文环境的描述,启发和引导读者去进行深层次的反思与探讨、自省与自励。因此,在一个朋友的推介下,对于这本五十余万字的小说,我断断续续地阅读了近半年,有时吸引我读到后半夜,有的篇章我反复回看认真咀嚼几遍。这是我阅读小说很少有的感受和体验。尽管多年前,该书已经获得了国家级的文学奖项和“十大畅销书之一”,但是,现在我首次通读起来,仍然感到一种淋漓尽致的快意和思绪贲张的沉重。
  一、狼图腾与民族精神的揭示
  该小说以广阔苍茫的蒙古草原为叙事背景,以北京下放知青陈阵、杨克和草原牧民毕利格、乌力吉等人为主人公,以草原狼为主要描述对象,以打头狼、掏狼崽、杀狼群、养小狼、护幼狼为基本故事情节,写出了第一部汉语系统以草原狼为主题的“旷世奇书”。
  我们知道,图腾,是一种民族的精神信仰的化石,是一种先祖们经过千百年来对于自然人文社会认知的结晶,也是一种凝固了的民族生存发展的基因密码。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图谱里,“龙”就是汉族人的一种传奇崇拜的符号,但是,其形象特征在许多方面也是由狼的外貌演化而来的(作者对此总结出了七个方面的相似之处)。其实,狼图腾才是草原民族和华夏汉族共同的神灵和兽祖,是草原和草原民族之魂。对此的发现和认识、理解和感悟,是作者在深入草原民族的生活宝库里,经过数年艰苦细致的观察考证与对比思考,才得出这样比较客观公正全面深刻的结论。
  狼图腾,它的基本精神或内涵是什么呢?作者不是依据书本现有的答案和传统社会的定论去接受之,而是在现实的生活土壤里,零距离地长时期地去接触之、感受之、辨析之、质疑之。因此,它的认知与结论不是无的放矢的微词,也不是虚无想象的幻觉,而是一种具有科学实践经验的实证。
  宁死不屈桀骜难训的本性兽性,是狼图腾精神之一。在草原民族的传统里,狼是一直被排斥于家禽家畜范围之内的,其原因就是它的不可征服和难于家养的性格。陈阵在掏狼洞后抱回一只狼崽,尽管以精心护养的耐心细心去伺候它呵护它,尽管被它几次咬伤手指和臂膀,尽管顶着牧民的反对和当地传统的无形压力,尽管经历了一个冬夏到处转场喂养的艰苦跋涉,但是,这只小狼始终不愿与人类成为合作伙伴,不愿生活在牧民习俗生活的意志里,也不愿俯首帖耳甘心称臣。因此,小狼宁可战死也不屈从。如小狼被圈养时,因为脖颈上被皮套和铁链所束缚,它在地窖里的挣扎和不断地转圈奔跑,它在吃食时与饲养者的敌对吃相,它在转场时不愿迁移而顽强抵抗的自虐受伤,它的牙尖被陈阵剪去锐器而发炎后仍然试图咬断铁链的拼命……这些细节的描述,把一种刚强坚毅锐不可当的气势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了。从小狼的身上,难道不是可以看出狼图腾精神的端倪和缩影吗?
  灵活机动克敌制胜的聪明才智,是狼图腾精神之二。处于恶劣艰苦的自然环境之中,没有随意而安见机行事的战术思维和战役理念,是难于做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小说中,作者描述的几次与狼群的战斗,写得惊心动魄残酷激烈。牧民的马群羊群多次被狼群所害,损失惨重;于是,围剿捕杀之,就成为牧民生存生活的头等大事了。在这里,许多战争中的战略战术法则,竟然在狼群身上运用得如鱼得水:游击战、奔袭战、阵地战、地道战;以多胜少、敌疲我扰、声东击西等,狼群对当地气象、地形、环境的巧妙利用,使得牧民和知青们对狼群的认知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正是从对手中学习了这些东西,在毕利格老人的指挥下,才取得了一次次的捕猎胜利。还有,被圈养的小狼为了躲避烈日的暴晒,在它的势力范围内以狼爪和尾巴竟然“刨出”了一个小洞,真是无师自通,令人惊讶不已。所以,牧民们对于狼群是怀有感恩尊崇之心的,它们才是人类的真正老师。
  团结协作组织严密的团队意识,是狼图腾精神之三。在草原生活的地盘上,狼王或头狼,无疑是草原之霸主。但是,它们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却是它们能够有效地生存下去的法宝之一。狼群听从狼王的指挥,可能是凭着一种本能的感觉和特殊的气息传递而形成的吧,每一次的侦查、布阵、伏击、奔袭、偷袭、厮杀、撤退和隐蔽,好像都是一种冥冥之中神灵的指挥使然。其实,这种亲历所见,使作者以一个军事观察家和研究者的姿态出现在现场,因而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真实性。比如,狼群对于亲情友情的表达,是那么不可思议。为了寻找丢失的狼崽,它们利用夜晚集体出现在山岗上,以哭腔般的狼嚎相互呼应传递信号;而小狼也是以此听懂了自己同辈的心灵呼唤,跃跃欲试乱蹦乱跳模仿发音。无奈,小狼的咽喉受伤而不能有效地呼应之,因此它们的寻子战役以失败告终。这种以群体作战的方式,能够避免分而割据的弊端,以小的代价获取大的胜利。这也是狼群能够千年延续不被灭种的原因之一吧。
  勇于开拓善于进取的战斗意志,是狼图腾精神之四。不拘于一地一时的得失,不满足于既得利益的享受,狼群总是在迁移、转移、游弋中获得一种家族的生存发展壮大延续的。这一方面是适应自然环境的驱使,一方面是本性意志的扩张使然。西北草原的辽阔苍茫凄凉寂寥,是大自然的一种馈赠,也是狼群生存生活的宏大舞台。它们没有僵化固定的思维,也没有固守一方的营盘,而是在寻找中张扬舍我取谁的王气,在开拓中铸造勇往直前的霸气,在危机中赢得顶天立地的浩气。这种精神,反映在一次次的人类与狼群的战斗中。比如,小说中描述了一只头狼,在它被驱赶捕杀的过程中,为了逃避牧民的追杀,竟然把自己一条受伤的大腿咬断,以跛腿瘸腿的姿势快速消失在茫茫的草原山岗国境线上。看到这种自我牺牲顽强拼搏的举止,读者的心灵怎不被深深震撼?
  当然,狼图腾精神还可以总结归纳出一些,作者在小说的结尾部分,也进行了十分全面理性的叩问与质疑。问题是,描述和反映这些精神,其目的是为了单纯的欣赏和消遣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从以上的狼图腾精神内涵可知,在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之间,实际上是有一些共同点的,那就是在民族文化的融合和血缘关系的交叉中,在黄河流域文明向长江流域文明转移的过程中,在炎黄子孙本身就是北狄西戎民族演变而来的历史长河中,这些精神或多或少地潜伏或隐藏在华夏民族大家庭的基因里,只是没有有效地开发或唤醒而已。有些是时代背景的限制,有些是地域环境的影响,有些是传统文化的熏染,有些是集体意识的麻醉等等。的确不可以一言以蔽之,或者以偏概全不及其余。
  但是,从小说中的大量考察考证中,从我国历史文化的史料中,可以清晰地看见这样两种民族的大致精神的脉络:农耕民族以固定的生活圈子为主,安于闲适清静桃花源似的氛围,因而其羊性十足,久而久之,就会在温柔敦厚委曲求全中苟且偷生;而游牧民族则是以游历为生的,被迫于迁徙中获得一种新的发现新的发展的机遇,其骨子里是一种生生不息的开拓与创新、搏杀与拼命,因而其狼性毕现。比如,成吉思汗的拓疆征服亚欧大陆的壮举,百余年来中国闭关锁国饱受屈辱被人宰割的苦痛等,都可以在民族性格的基因上,寻找到一定的答案。
12
  审核编辑:五出眉心   精华:瘗花秀士
【编者按】 往期编辑   五出眉心:
《狼图腾》的确是一部好书,尤其是作者第一次意外遇见狼群的那个傍晚的情景描写,以及每一次与老牧民一同和狼群展开的激烈战斗描写,都是那样的精彩,甚至是养小狼的过程,都给人惊心动魄的感觉,至今难忘,让我们从中了解与体会狼性与狼图腾的精神;在小说主体部分以大量笔墨描述的基础上,作者在结尾部分从我国历史文化的史料入手,理清我国两种民族的大致精脉络,了解国民性格几干年的演化过程与现状,呼吁狼性回归,主张以“文明狼"与“文明羊"的融合来重塑民族性格。很给人理性的深思。 谢谢黄老师深入浅出地阐释出对这部书的解读,非常有深度。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7

  • 东方玉洁

    比俺读的深,当时看了,有一些感触,但站不到应有的高度,便不能望远了。

    2014-09-22

    回复

    • 黄叶斌

       谢谢你的关注与点评。
      其实,见仁见智,是很正常的。

      2014-10-22

      回复

    • 黄叶斌

       谢谢你的关注与点评。
      其实,见仁见智,是很正常的。

      2014-10-22

      回复

  • 五出眉心

    此文可加精,哪位管理经过,麻烦您了!谢谢!

    2014-09-17

    回复

  • 五出眉心

    黄老师辛苦了,眉心向您学习并问候(请用香茶)!

    2014-09-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