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与周邦彦狎妓

品诗词、说故事之七

作者:老百    授权级别:B    精华文章    2014-08-26   阅读: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纤破新橙”——这是富于暗示力的特写镜头。并州出产的刀子、吴地出产的盐,还有女子一双纤手在剖新橙,可见,这女子在刻意讨好客官,这“纤纤”两字描写一双玉手,应该是“指若削葱根”,然后管中窥豹,猜测出容颜秀丽女子的身份地位。而若是粗手大脚的女人,就该是扫地铺褥的使唤丫头之类。
  “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室内是暖烘烘的帏幕,刻着兽头的香炉轻轻升起沉水的香烟。只有两个人相对坐着,青楼女正调弄着手里的笙,试试它的音响;作者从她手中接过笙来,也试吹了几声,评论它的音色音量。其实就是小说中燕青与李师师单独相处,“俊俏烟花大有情,玉箫吹出凤凰音”的情景写照,但如前所述,文中主人公肯定不是他俩。在古代,青楼女子比现代“妓者”要有修养得多,她们接客前,要经过严格的训练,其中琴棋书画是必须的,在此文中,周才子显然也是精通音乐了,与青楼女子“相对坐调笙”。此时此刻,不禁想起了一句唐:“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但最精采的笔墨还在下片。虽只用了几句极简短的语言,却有层次,有曲折,人物心情的宛曲,心理活动的幽微,都在简洁的笔墨中恰到好处地揭示出来。
  “向谁行宿”——“谁行”,哪个人,在这里可以解作哪个地方。这句是表面亲切而实在是小心的打探。乍一听好像并不打算把他留下来似的。
  “城上已三更”——这是提醒对方:时间已经不早,走该早走,不走就该决定留下来了。
  “马滑霜浓”——显然想要对方留下来,却好像一心一意替对方设想:走是有些不放心,外面天气冷,也许万一会着凉;霜又很浓,马儿会打滑……真放心不下。
  这样一转一折之后,才直截了当说出早就要说的话来:“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意思是:你看,街上连人影也没几个,回家去多危险,你就不要走了吧!
  真是一语一试探,一句一转折。这青楼女子在语气上的一松一紧,一擒一纵,似娇似憨,似喜似嗔,她每说一句话的同时,都好像在侦伺着客官的神情和反应。作者把这种身分、这种环境中的女子所显现的机灵、狡黠,以及合乎她身分、性格的思想活动,都逼真地摹画出来了。
  这种写生的技巧,用在散文方面已是不易着笔,用在词方面就更是不容易了。所以,我不且不管周邦彦如何狎妓,单就他写词的高超技巧来看,不能不让人敬佩!
  这首《少年游》的宋词分析完了,老百再继续说说传闻,关于周邦彦与李师师的命运结局。
  靖康二年1127年,金人破东京汴梁,主帅因久闻师师名,欲占之,师师不从吞金簪自杀,后被尼姑抬到慈云观抢救得以复生,潜逃南方,在一农舍中偶遇周邦彦,二人倾诉衷肠,周不觉老泪纵横。《耆旧续闻》中还说“师师欲委身而未能也”,因为周妻死活不允。叹惜之余周遂写下《瑞龙吟》词一首,中云:“……前度刘郎重到,访邻寻里,同时歌舞。惟有旧家秋娘,声价如故。……知谁伴、名园露饮,东城闲步。事与孤鸿去。探春尽是,伤离意绪……”师师与邦彦从此分别,天地茫茫,再也没能相见一面。
  师师寓居江浙一带,3年后,偶尔收到周邦彦的一封书信,拆开一看,竟是一首充满深情的《解连环》词:“怨怀无诧,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纵妙手、能解连环,似风散雨收,雾轻云保燕子楼空,暗尘锁、一床弦索。想移根换叶,尽是旧时,手种红药。 汀洲浙生杜若。料舟依岸曲,人在天角。谩记得、当日音书,把闲言闲语,待总烧却。水驿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拼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
  千言万语、万语千言尽在这首《解连环》中,师师看过泪流满襟,泣不成声。
  至于那个酷爱“清夜出宫暗自游,青楼深处乐绸缪”的宋徽宗,在1127年,被金人攻陷京都后,徽宗和儿子钦宗都成了俘虏,然后同一大批皇子皇孙妃嫔都被压送到北方荒漠。徽宗就这样因为玩物丧志,葬送了赵家一百六十多年的天下,而他本人,被俘不久,也凄凉的客死他乡。
12
  审核编辑:梁星钧   精华:梁星钧
【编者按】 红尘会员   梁星钧:
本篇具有对历史传闻的考究与怀疑精神。同时通过解词赏曲讲述一个引人入兴的热点故事。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0